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导读:“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实行对外开放主要以引进外资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经过30多年发展,以“引进来”为主的模式开始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结构、劳动力成本、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对外贸易出口下行压力增大。
参考:《
中国财经公关市场深度评估及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的形势,中国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审时度势,推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构想。这一计划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成为牵引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带一路”有利于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历经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江沿边开放、最后走向全面开放等几个阶段。受地理区位、资源条件、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受这种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也逐渐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城乡市场互补问题、东西部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沿海发达城市与内陆欠发达地区差距问题、市场中的就业问题等。
       “一带一路”计划有助于构筑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它在继续提升东部、南部沿海开放水平的同时,将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对于解决区域间发展差距问题,形成公平竞争与开放合作的统一市场,最终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都是有利的。
       “一带一路”有利于优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实行对外开放主要以引进外资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经过30多年发展,以“引进来”为主的模式开始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结构、劳动力成本、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对外贸易出口下行压力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抓紧全球经济布局,同步推进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实现内外需、进出口、引进资金和对外投资3大平衡。
       “一带一路”计划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由要素引入为主转化为要素输出与输入平衡发展,即在加大资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相关产业“走出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资源、能源和高新技术引入。
       “一带一路”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市场需求降温、产能普遍过剩和要素成本提高,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过需求,很多产业已到达增长峰值,亦到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与此同时,日趋强烈的国际贸易保护和动荡起伏的能源价格,助推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因此,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高本国商品质量和完善服务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能够有效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化解过剩产能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推动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拉动中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带动沿海地区优化外贸结构;扩大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增强电力、高铁、工程、机械、汽车产业等相对成熟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在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与经济交流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稳步促进我国经济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一带一路”有利于创新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方式
       当前,国际贸易规则和话语权,基本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和主导。尤其是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制了贸易规则标准,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中国经济公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近几年,中国商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屡次被禁的事实表明,中国国际贸易要走出发达国家潜规则,必须改变我们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竞争的方式,即保证市场及市场的公平竞争。“一带一路”战略就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机遇和条件。
       “一带一路”通过渐进式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等合作方式,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投资机会;通过建设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及丝路基金,可以进一步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乃至世界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提高我国金融业务国际参与度和话语权。这样既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扩大回旋余地,也减少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更有利于沿线各国在互利共赢理念下的优势互补,最终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稳步发展。
       “一带一路”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引进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及信息来发展经济,但在国际分工逐步向水平分工转变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逐渐变得严峻甚至恶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掌握游戏规则主动权和话语权,人口多、家底薄、资源少、产业弱的特点,使得我们在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遏制中国战备和急于摆脱金融危机的现实压力,使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经济摩擦日益加剧。我国必须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贸易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困境。
       “一带一路”建设为此开辟了新途径。这一战略不仅通过沿线各国保障陆上、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全,也有利于通过沿线国家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更为可贵的是,我们与沿线大多数国家同命运、共患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合作经验,同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事实,使我们之间的合作比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更为互补和通畅。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市场依赖,减少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增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既实现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也促进地缘安全。
       总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像古代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积累逐渐从产业内部走向市场,都必须通过外源性的经济合作与本土经济发展相结合而达到发展本土经济的目标。“一带一路”计划就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创造的通过全面对外开放助推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计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