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改委:将有千亿量级稳增长工程包加速落地

       导读:发改委:将有千亿量级稳增长工程包加速落地。国家发改委5月20日批复了南京、南昌和呼和浩特三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总投资额2151.91亿元人民币。而在之前的18日,发改委集中披露了6个大型基建项目,包括4个铁路项目和2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到2435.77亿元。
参考:《
中国市政建设工程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投资稳增长 基建再发力
       千亿量级“工程包”料加速落地
       本报记者 倪铭娅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信息,5月18日以来共批复超逾4500亿元基建项目,未来还将有一系列稳增长工程包陆续落地,包括今年将超过4300亿元的网络建设投资。同时,不少地方PPP项目推进速度正在加快,一些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项目开始上马。
       业内人士认为,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当前稳增长压力较大,加快基建项目投资是稳增长的抓手。相关部门正加紧制定支持基建投资的多项金融举措,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市场要关注民间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积极态势,这将成为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的有效补充,并将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
       项目审批加快
       国家发改委5月20日批复了南京、南昌和呼和浩特三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涉及总投资额2151.91亿元人民币。而在之前的18日,发改委集中披露了6个大型基建项目,包括4个铁路项目和2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到2435.77亿元。至此,短短3天内,已经有超过4500亿元的铁路交通投资获批。
       对于密集批复铁路轨道交通项目,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比较大,外贸受国际市场影响明显,而消费增长短期内难以有大的起色,短期内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的只有投资,而铁路轨道项目投资比较大,而且能够带动钢铁、水泥等很多其他行业,因此,国家发改委才会密集批复铁路轨道项目。
       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日前在发改委举行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可能会推出新的一批重大工程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完善和动态调整的重大工程包,把一些符合方向、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及时补充进来,形成“四个一批”,即“实施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
       民生证券认为,今年要完成7%的GDP目标,基建投资增速至少要达到25%,规模达到14万亿,意味着后三个季度的基建投资将较第一季度明显回升。
       金融支持加码
       货币政策一再发力是各地推进项目实施的关键一环。5月11日央行[微博]再次降息,这是继去年11月和今年3月之后本轮的第三次降息;而在此前不到一个月,央行刚刚把存准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
       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试点银行腾出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重点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建设。
       5月15日,财政部、央行、银监会再次联合发文,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区分存量和增量实施分类管理,依法合规积极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切实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同时要求银行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不得盲目抽贷、压贷、停贷。
       国泰君安报告认为,近期的稳增长组合拳令传统的稳增长模式更为清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欲罢不能。预计接下来人民币贷款将快速扩张,表外融资也将死灰复燃,继续限制无风险利率下行。
       PPP推进加速
       水利部网站21日披露,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黑龙江奋斗水库、安徽江巷水库、福建上白石水库、广东韩江高陂水利枢纽、贵州马岭水利枢纽等12个项目作为国家层面联系的试点,启动第一批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试点工作,将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相关政策。
       从各地情况来看,目前各地PPP合作项目正加速推进。
       去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鼓励PPP运作的政策,同时财政部推出了30个示范项目,各地方政府也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开展PPP项目的运作问题,而且影响面之大、范围之广可以说始料未及。
       “由于PPP项目具有项目条件复杂、实施周期长等特点,往往在短时间内很难收到有效反馈信息,进而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后续的政策调整和改进工作。同时,各地政府跃跃欲试,纷纷上马一系列PPP项目,每个城市动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投资项目,因此,如果能从已经完成的七、八千个PPP项目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是可以直接受益的。”在中国PPP沙龙(第8期)——大连中心城区垃圾焚烧PPP项目经验介绍会上,一位参会人士表示,目前,已经完成的成功项目很多,失败和走了弯路的项目也不少。如何从这些项目当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当前正在实施的PPP项目少走弯路,显得尤其重要。
       中金公司认为,市场要关注民间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积极态势,这将成为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的有效补充,并将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当前20%的基础设施投资高增速是可以持续的。这是因为货币、财政政策均会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公共部门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高位保持稳定。政府对民间资本参与基建投资的鼓励态度更加确定,定向宽松的优惠政策、稳定的现金流回报、以及房地产业的调整,都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介入基建投资,民间基建投资将成为政府投资的有效补充。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