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经济发展“风向标” 全国2014年电力消费创下新低

      导读:经济发展“风向标” 全国2014年电力消费创下新低。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幅之低出乎业界的预料。中电联年初预计增长7.0%左右;上半年过后,中电联修正预测数字,预计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到2014年10月底,中电联认为,全年将只有不到4%的增长。
参考:《
中国电力工程产业调查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2015-2020)

      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这一用电增速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远低于2003年15.3%的最高增速,也低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前3年)13%、11.1%、8.2%的年均增长水平,甚至低于2008年金融风暴低谷时期5.5%的增长水平。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幅之低出乎业界的预料。中电联年初预计增长7.0%左右;上半年过后,中电联修正预测数字,预计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到2014年10月底,中电联认为,全年将只有不到4%的增长。

  分产业看,2014年第一产业用电量9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第二产业用电量406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用电量6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9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

  与2013年相比,一、二、三产业用电增速均出现大幅回落。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增速下降3.6个百分点;受家电下乡、夏季温度偏低等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下降幅度最大,同比降低7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14亿千瓦时,增长0.7%;第二产业用电量39143亿千瓦时,增长7.0%;第三产业用电量6273亿千瓦时,增长1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93亿千瓦时,增长9.2%。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介绍,2014年以来,宏观经济表现出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电力供需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2014年上半年,电力消费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稳中趋缓及气温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2014年11月份全国有6个省份用电量负增长。

  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到8月份用电量增速出现年内首次“负增长”,在随后的9月、10月、11月用电增速低速回升,增速分别为2.7%、3.1%、3.3%。

  以高耗能为主的工业增长放缓是社会用电量减速的关键因素。

  2014年,工业用电量增速仅为3.7%,较2013年下滑3.3个百分点,远远低于2010年之前两位数以上的增速。这也与工业运行数据吻合,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低于2013年的9.7%。

  中电联统计显示,2014年1-11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坦言,2014年传统行业、重化工业、大宗原材料行业确实遇到不少困难,能耗比较多的重化工业在减速。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潜力下移,电力消费增速放缓至中速增长水平。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以2010年为分水岭,国内用电增速进入换挡期,2010年之后用电增速下降至10%以下。

  “十五”期间国内GDP平均增速9.8%,用电量增速为13%;“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增速是11.2%,用电量增速为11.1%。“十二五”前三年的GDP平均增速8.2%,用电量平均增长8.2%。2012、2013年,国内GDP均增长7.7%,用电量分别增长5.6%、7.5%。

  单葆国预计,根据经济增长走势,同时考虑2014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比较凉爽造成电量低基数的影响,2015年电力需求增速将有所反弹。结合多种方法预测,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在5.5%左右,增速比2014年回升2个百分点。其中,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2.5%、4.5%、11.4%和10.1%,增速分别比2014年回升3.1、0.6、5.6和6.8个百分点。

  在用电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发电企业的经营业绩增长将受到影响。

华电集团企管法律部主任陈宗法说,预计2015年发电企业之间的电力竞争将更加激烈。2014年由于新增用电量有限,一些发电企业不得不通过新增装机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跑省经信委、跑电网调度,争抢电量计划,发电量竞争空前激烈。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