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真的面临“外资撤离潮”吗?

       导读:中国真的面临“外资撤离潮”吗?。“中国市场未来的新机遇在于转型,转向服务业和消费,意味着保险等服务业会扩大发展。”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杜嘉祺说。他认为,中国保险业增长速度目前低于GDP,未来会超过,中国经济转型,对友邦来说会是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
中国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市场行情动态与未来前景评估报告(2015-2020)

       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关闭,微软决定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华手机生产线……面对一些这样的现象,有观察者夸大出一幅“外资大举撤离中国”的图景,其潜台词是说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失去长久以来的魅力。
  那么,现象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中国还是不是“外资友好型”国度?中国吸引外资的新政策和新机遇是什么?
  中国真的面临“外资撤离潮”吗?
  这一连串问题在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上引起热议。
  “中国市场是未来最重要的市场,我们会进行更多投入。”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雷说,生产一定要跟着市场走,大部分外企不仅把中国当做生产制造国,也把中国视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中国市场未来的新机遇在于转型,转向服务业和消费,意味着保险等服务业会扩大发展。”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杜嘉祺说。他认为,中国保险业增长速度目前低于GDP,未来会超过,中国经济转型,对友邦来说会是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对中国医疗市场的增长有信心,”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安伟杰说。他不讳言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去年因行贿而受罚一事,强调公司仍是“中国强烈的支持者”,会改变业务模式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这些世界500强企业CEO们的感觉,与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吻合。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31家,同比增长38.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8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指出,2014年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8%的情况下,中国利用外资“逆势而上”,增长了1.7%,以1196亿美元的利用外资规模首次成为全球第一。
  当然,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不久前也坦承,受到中国劳动力等成本上升、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一些外企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少数跨国企业对中国业务进行调整,比如日本企业关停个别工厂,但总体上看,关停工厂的数量是有限的。
  事实上,“整体上日资企业对华投资是增长的趋势,而不是相反的,”沈丹阳说。
  虽然“外资撤离中国”话题很吸引眼球,但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感到的却是国际巨头抢滩中国的压力。“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四大国际机器人巨头都积极布局中国,竞争进入白热化。”他说。
  据介绍,目前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日本发那科都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而且仍在不断强化布局优势。不仅如此,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已经布局中国主要地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竞逐的最热门市场,分享中国大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中国吸引外资总量稳增,而结构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2014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8%,占全国总量的55.4%,较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高出22个百分点。
  “经济全球化下资本流动是本质特征。”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对少数外资撤离中国的现象表示理解,但强调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潮,“中国市场还是很吸引人的。”
  “有抱负的跨国企业怎会忽视中国市场?”
  “我们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未来5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将扩大10倍,从而超过韩国本部”,在中国工作生活了30年的韩国希杰集团中国区总裁朴根太说,这是他一直想实现的“中国梦”。
  作为韩国最大的食品企业集团,希杰拥有的食品、生物工程、物流和娱乐四大产业在中国都有投资,目前在中国共有87个分公司、19个加工厂、36个办事处,员工1.3万多人。“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哪个有抱负的跨国企业会忽视中国市场?”朴根太说,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百姓越来越讲究健康饮食,让希杰看到更多的投资前景,有了更多的投资信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