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能过剩严重 进口低价冲击 LNG总体形势难言乐观

        导读:产能过剩严重 进口低价冲击 LNG总体形势难言乐观。目前国内LNG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约占全国LNG总产量23%的陕西省,共有25家生产企业,LNG总产能1260万立方米/天(天然气处理量,下同)。按增量气价格2.48元/立方米计算,LNG生产成本达到4350元,数家企业由于成本倒挂、亏损严重被迫停产。
参考:《
中国氨水产业全景调研与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5-2020)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4月1日起将天然气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降低0.44元/立方米,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实现价格并轨。中国化工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新一轮价改意味着LNG气源成本下调,或将使LNG企业的生存困境得以缓解。但由于国内LNG供大于求严重,加之进口产品的低价冲击,下游需求增长缓慢等因素,LNG市场价格或持续低位,今年总体形势依旧难言乐观。

        成本下调企业或喘口气

        山东卓讯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天然气总监刘广彬表示,增量气价格降低后,2013年以后投产的项目吨LNG生产成本将下降600多元,单纯这样测算企业将恢复盈利状态。但价格从门站传导到企业还有1~3个月的时间,只能说企业未来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目前国内LNG价格较低,比如主产地陕西出厂价3800~4000元(吨价,下同),山东成交价4350~4650元,浙江、广东等地4900~5100元。随着气温转暖,LNG市场将进入淡季,预计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

        目前国内LNG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约占全国LNG总产量23%的陕西省,共有25家生产企业,LNG总产能1260万立方米/天(天然气处理量,下同)。按增量气价格2.48元/立方米计算,LNG生产成本达到4350元,数家企业由于成本倒挂、亏损严重被迫停产。

        此轮气价改革或令国产LNG工厂的生存困境得到缓解,由大幅亏损转向盈亏平衡甚至盈利。以陕西地区LNG增量气生产商为例,按目前的原料气价以及2014年LNG销售成交价格计算,每吨亏损68元左右(不含财务成本及运营成本)。如果按调整后2.04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预计平均盈利570元。但气源价格下跌,也许会形成新的LNG价格竞争,从而拉低LNG出厂价格。

        产能过剩短期难以改观

        近年来国内LNG盲目无序发展,产能暴发式增长。2014年年底,LNG产能达到6536万立方米/天,比上年增长65.72%,企业平均开工率仅53%。2014年LNG供应量829.57万吨,比上年增长38.34%。进入2015年,LNG平均开工率降至35%左右。

        据安迅思统计,2014年中国LNG消费量871万吨,比上年增长45.1%。尽管2014年需求增长较快,但国内LNG供应能力增长更快。2014年国内新增LNG项目38个,总产能2592万立方米/天。2015年,国产LNG产能有望达到8000万立方米/天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投产,LNG产能供大于求的局面愈演愈烈,国产LNG项目生存困境或仍将持续。

        宁夏哈纳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商务经理韩小庆认为,4月开始LNG市场就进入淡季,下游发展缓慢,价格难以上涨。天然气价格降低,有利于培育下游市场,加快天然气清洁能源代替,但在原料气价降低的刺激下,已停产的LNG装置也可能纷纷开工,过剩局面或更加严重。

        陕西某LNG企业人士表示,目前的LNG销售价格几乎已经是他们的底线,在2.48元/立方米的原料气价下,按照目前价格出货,平均每吨亏损800元。年前就已经停工,现在计划于4月1日新价改执行之日复工。四川某家已停产的LNG企业也准备4月份复工开车。

        据了解,与LNG的蓬勃发展相比,下游发展速度明显偏慢。受2014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腰斩”影响,LNG作为清洁燃料替代的优势丧失殆尽,甚至出现了“逆替代”,下游推广难度陡然加大,终端市场疲软,直接导致需求量减少。

        随着冬季供暖结束,LNG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逐步加剧。在产能暴发式增长的挤压下,LNG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天然气价改对LNG下游的推广无疑是一缕春风,但是下游发展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LNG企业获得盈利可能也要被推迟到下半年或明年。

        进口冲击市场难有起色

        “沿海进口LNG是影响市场的另一较大因素。”韩小庆说,国际天然气价格低廉,中国进口的LNG到岸价仅2000多元,即使考虑接收站码头操作成本等也不到3000元。这些项目一般建在东部沿海地区,接近LNG市场需求地,竞争优势非常强。

        2014年中国进口LNG190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500万吨左右。尽管目前油价呈反弹态势,将带动国际天然气价格走高,从而减少与国产LNG的价格差距,但亚洲LNG市场需求量锐减,LNG后市不会大幅上涨。

        目前国外LNG现货价格持续走低,包括三大油企在内的央企、国企、民企等都在寻找海外气源,商谈进口LNG合约。预计2015年华东地区将有大量进口气进港,越来越多的海外气或将顺势占领华东市场,届时当地价格或将持续走低。原料气价下调拉低了企业对于LNG销售价格的承受底线,2015年LNG市场由此或将出现价格战,LNG行情保持下降态势,甚至将创历史新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