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经济增速或再下调 专家建议加大减税力度

        导读:“十三五”经济增速或再下调 专家建议加大减税力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副研究员陆旸指出,如果减税比例为五分之一,延长退休年龄5年,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这时候改革红利将减缓经济减速的趋势,“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达7.62%”。

        在12月17日中国社科院举行的“中国经济新常态——速度、结构与动力”国际研讨会上,多名专家认为,“十三五”的潜在经济增速指标有望比“十二五”再下调约1百分点,约在6%-6.5%之间
  下一步需要加快落实深化改革措施,这包括实施更大力度的结构性减税、延迟退休措施等。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副研究员陆旸指出,如果减税比例为五分之一,延长退休年龄5年,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这时候改革红利将减缓经济减速的趋势,“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达7.62%”。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潜在经济增速是在能源、资源、人力资源等条件下可以支撑的经济增速。2012、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7%,2014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7.4%。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除去非正常年份的最低值。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十三五”经济增速或再下调
  屈指算来,从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在14%左右,到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7.4%,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7年放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当中国经济到达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时,中国经济增速会放慢。其中,全社会投资增速将在10%-11%之间,固定资产增速在13%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为11%,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大概在5%。“到那时,中国的GDP增速将在6%-6.5%之间。”他在12月17日的论坛上说。
  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已经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年经济蓝皮书报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平均经济增速为10%左右,但是到了“十二五”时期(2010-2015年),潜在经济增速降到了7.6%,“十三五”则会进一步下降到6%-6.5%之间。
  专家建议加大减税力度
  在12月17日的论坛上,不少专家建议,要使得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可以采用结构性减税、放开二胎,以及延迟退休等措施。
  陆旸认为,如果减税比例为五分之一,延长退休年龄5年,全要素增长率(TFP)从1.4增长到1.6,这时候改革红利将减缓经济减速的趋势,此时,潜在增长率可达7.62%。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15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如果现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则从短期看,对经济不利,但是从长期看,可以对经济增速起到0.4-0.5个百分点的正效应。
  即如果全面放开二胎,到2050年中国经济增速为4.2%左右,否则只有3.8%左右。
  从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目前尽管放开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即一方为独生子女,则夫妻可以生2个。但这一松绑措施效果不大。中国社科院测算,目前的“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原本预计每年增加300万新生儿,但是实际目前全国只有69万左右符合条件的夫妇申请生育二孩。
  而正是因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成本劳动力因素减弱,成为经济持续放慢的推手之一。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指出,“旧常态”下,每年数以千万的劳动力从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投入制造业,是支撑我国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但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应模式已经终结,即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劳动投入相对下降。
  但是新常态下也有新的发展模式,结构性减税可以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则有利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增加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
  资本和劳动之间此消彼长、此强彼弱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都存在。“我们现在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占比,我们需要因此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首先就要促进公平分配。应当说,经济增长速度到中高水平,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前提性条件。”李扬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