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自调价以来国内油价涨多跌少

中国报告网讯:

      内容提要:卓创资讯分析团队向记者表示,在充裕流动性的基础下,中长线油价将继续上涨。目前油价回调主要是回吐地缘政治溢价以及对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反应, 一旦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确定及稳定,油价难免将继续走高。预期本次低谷将持续到本月中旬,之后油价将随汽油需求高峰的到来而反弹。

      中国报告网现已发布:中国成品油市场行情动态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国家发改委宣布于5月10日零时正式下调成品油零售价,下调幅度为汽油330元/吨,柴油310元/吨。折合汽油降0.24元/升,柴油降0.26元/升。专家预计,本次油价低谷将持续到本月中旬,之后油价将随汽油需求高峰的到来而反弹。继3月20日上调汽柴油最高限价600元/吨之后,国家发改委宣布于5月10日零时正式下调成品油零售价,下调幅度为汽油330元/吨,柴油310元/吨。折合汽油降0.24元/升,柴油降0.26元/升。此次下调为我国成品油价年内连续上涨两次后的首次下调,而下调幅度也创下2009年以来单次下调最大幅度。

      调价后,广东、上海、深圳、重庆、云南等省市的油价将回到7元区,但北京地区最高零售价依然在8元以上。据北京市发改委9日的文件显示,调价后,北京93号汽油价格为8.07元/升,下降了0.26元/升,97号汽油价格8.59元/升,下降了0.28元/升。

      利好终端用户

      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油最高限价,终端用户用油成本下滑,物价水平也将有所回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生活压力会有所减轻。

      某物流公司司机王先生称:“我的车平均百公里耗油38升,一年跑15万公里左右。”如果以王先生所开的货车计算,此次发改委调价可以为该物流公司节省14820元/年。

      以1.6排量消耗93号汽油的私家汽车为例,按百公里8升油,2万公里/年计算,此次发改委调价后可以为该私家车主节省416元/年。

      对于贸易商而言,此次调价也是一大利好。下跌预期的存在使得市场持续下跌,操作风险加大,而此次调价可以推动成品油市场周期性向好。

      此外,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利于实体经济在通胀压力下保持增长。然而物价水平的回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单从消费方面看,短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原油五连阴敲定调价

      回顾近期原油走势可以发现,国际原油的连续走低不断加大国内成品油价下调预期。

      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纽约原油累计下跌9美元,跌幅超过8%;布伦特原油累计下跌7美元,累计跌幅超过6%。前期积累的地缘政治泡沫很大一部分被挤压出来。然而,当国际油价更加趋向合理的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一直高位运行。

      这次调价一方面印证了市场预期,缓解了终端市场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需求。

      新定价机制未如期推出

      在成品油价格下调敲定后,市场关注的热点转向国际原油后期走向及国内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出台时间。然而,国内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并未如期推出。

      市场猜测原因为一方面原油连续走低,后期走势有待观望;另一方面,新定价机制部分条款仍需验证及确认。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新定价机制并不能解决油价高低的问题。目前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根据如下条件:在22个工作日内,国际三地原油价格平均移动变化超过4%,发改委就可以对成品油限价作出调整。

      自从2009年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总体而言,油价是涨多跌少。

      周大地表示,每次调整是一个规制性的价格,这个价格并不是说就一个公式,到这个数就必调,而是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另有部分业内人士坚信,新定价机制将在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之后推出,同时将与新中国原油期货挂钩。而记者获悉,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并未包含中国原油期货内 容,本次未推出新定价机制更多的是考虑到其可行性及对市场的影响大小。新定价机制以稳中求进为主要方向,而最重要的当属“稳”字。

      由此看来,新定价机制将更偏重反映市场变化、更贴近国际油价走势,但并不能决定是否会把油价从现在的水平降下来。

      卓创资讯分析团队向记者表示,在充裕流动性的基础下,中长线油价将继续上涨。目前油价回调主要是回吐地缘政治溢价以及对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反应, 一旦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确定及稳定,油价难免将继续走高。预期本次低谷将持续到本月中旬,之后油价将随汽油需求高峰的到来而反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