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二季度光伏产业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

        内容提示:今年二季度,光伏企业的业绩整体上有明显下滑。中电光伏二季度营收虽同比增长了22.4%(达1.44亿美元),但环比减少了13%,公司净亏损为1690万美元。晶澳太阳能也出现3540万美元亏损,去年同期净利润还为2880万美元。尚德公布二季度财报亏损近2.6亿美元。

  “可以说国际光伏市场糟糕的一塌糊涂,大批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某中小型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新能源导刊》记者。

  欧美债务危机、银行融资能力下降,对当地光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日子也非常艰难,他们大量涌入欧美市场,令光伏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欧洲市场的需求不佳,光伏市场面临罕见“寒潮”。

  日前中国出台的《光伏上网电价政策》表明了政府发展光伏的决心,貌似是光伏企业转战国内的“福音”,但是由于没有确定电价实施年限(欧洲固定电价有效期一般为20年),无法确定投资回报串,还是让光伏投资商进退两难。

  二季度光伏企业整体业绩下滑

  今年二季度,光伏企业的业绩整体上有明显下滑。中电光伏二季度营收虽同比增长了22.4%(达1.44亿美元),但环比减少了13%,公司净亏损为1690万美元。晶澳太阳能也出现3540万美元亏损,去年同期净利润还为2880万美元。尚德公布二季度财报亏损近2.6亿美元。

  光伏企业的业绩下滑,在资本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美国时间8月19日,赛维LDK、大全新能源、尚德电力、韩华新能源股价都出现了暴跌,有的甚至跌了9%以上。即便英利绿色能源有相对较好的业绩表现,受市场影响,也有6.57%的下滑。

  “受到赛维LDK、中电光伏等公司二季度财报不佳的影响,一些投资者对于未来第三季度的光伏产业增长仍感忧心,所以大幅抛售手里的股票也在情理之中。”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表示。

  光伏公司在二季度的业绩有明显下滑,尽管原因多重,但根本性原因在于欧洲这一主要光伏市场的需求不佳。

  晶澳太阳能高层就认为,光伏组件出货量的减少、组件产品平均销售价格的下跌,是公司二季度出现亏损的原因。该公司称,今年3-5月,德国装机量伺比下滑了50%多。

  此外,一些公司对市场需求的预计也出现了偏颇,因而有些公司库存较高,导致毛利率下降和成本大幅上升。晶澳太阳能高层坦称,公司二季度的存货储备高达2770万美元,而这一存货储备体现在了销售成本中。中电光伏也表示,公司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6%,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库存成本高。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根据IMS Research的分析,2011年上半年,全球光伏业年均产能达到35吉瓦,远超市场需求的19吉瓦。这意味着全球光伏产能释放率仅会有一半左右,而如果计算上订单集中到大厂的比例,中小企业的日子将变得无比艰难。

  开辟新市场成当务之急

  “即便短期内产能会过剩,我们也要使得我们的电池、组件的规模增大。”中电光伏CEO蔡志方表示。据了解,继2011年6月底中电光伏投资18亿元扩大组件产能之后,其下半年还有1.57亿美元的资本开支。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告诉记者,今年第二季度晶科能源的产能是1.1吉瓦,年底将达到1.5吉瓦。

  开辟新市场,成为光伏企业当务之急的另一手准备。李仙德认为,从7、8月观察,美国市场已有了恢复,因而下半年的出货量可能不会低于最弱的一季度(208兆瓦)。他预计,公司在第三季度能有230兆瓦至250兆瓦的出货量。而中电光伏也在美国日金山布局,目前正在招兵买马。对可能出现大规模需求的中国市场,其公司高层打算重新制定销售及市场战略。“我们也看好印度,当地对我们组件的需求,从二季度的6兆瓦提升到了7月初的40兆瓦。”蔡志方说。

  他还认为,目前比较紧急的问题是,要尽可能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和非晶体硅成本,同时要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李仙德指出,前一阶段多晶硅的价格从70美元/公斤跌到了55美元/公斤,“但似乎国内的多晶硅价无法跌到50美元/公斤以下,这说明大部分多晶硅制造商的成本也就在这个数字上下。但我相信,随技术进步,多晶硅成本能在短期下滑到35美元/公斤。”

  技术创新和规模经营将引起关注

  “行业核心技术多年没有根本性突破,企业要想生存下来,还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便争取到更多资本投入。”在接受采访时,青云创投投资合伙人朱盾鸣认为,对于多晶硅、电池片、组件企业来说,利润下滑将成为其融资的最大风险,对投资者来说,“没有必要追涨无核心技术、核心工艺、核心设备的项目。”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姚峰也表示,专注于光伏发电技术进步,能够推动成本转化率的提高。

  “未来的光伏产业将是一个规模更大,但是利润空间趋于合理的产业,将是‘实干造英雄’的时代。”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海燕告诉记者,“中国光伏市场,其实没有什么芝麻开门的秘诀,实际上无非就是成本、创新、质量、规模这几个关键因素。如果规模扩大一倍的话,成本能降低20%。”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提升至92%以上

3月5日,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

2025年03月06日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2025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大

2025年03月03日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

2025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落;大型企

2025年03月03日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民营经济规模成熟 2025年民企座谈会中科技和消费领域参会企业明显增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总量中,民营企业占比稳定在92.3%。

2025年0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