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下半年价格走势回落

       内容提示: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3次价格上涨。第一次是2003年到2004年,持续了27个月;第二次是2007年到2008年,持续了24个月;这是第三次,到现在为止已经持续了24个月。“根据价格波动的周期判断,这轮物价上涨应该接近拐点。”周望军表示。

        老百姓近期比较关心物价,为什么粮价、菜价、肉价都在涨?国家将出台什么新措施调控价格保障民生?物价到底能不能降下来?针对这一热点话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表示,今年上半年,物价呈现一个持续上涨的过程,从年初的4.9%到6月份的6.4%,价格总水平持续高位运行,“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影响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我们对下半年价格形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应该看到,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性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6月份,俄罗斯物价涨幅达9.4%,印度为8.7%,巴西为6.7%。与此同时,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也出现了明显的物价上涨,美国为3.6%,英国为4.2%,欧元区平均达2.7%。由于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控制物价,目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比4月份有明显回落,这种影响通过传导之后,预计9月份以后对我国的输入性影响会有所放缓。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物价稳定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又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目前,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一是货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5月末、6月末M2增速分别回落至15.1%和15.9%,达到年初确定的目标,流动性减少将对物价稳定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重要商品供应得到较好保障。夏粮稳获丰收,产量增长2.5%;肉、禽、蛋、菜和工业消费品供应充足;国家粮食储备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有着坚实基础。

  从翘尾因素看,下半年翘尾将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因此,下半年物价形势要比上半年乐观。

  分析价格走势,特别是分析价格总水平月度涨幅时,通常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去年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通俗说法叫做“翘尾”;二是今年以来新发生的价格上涨,通俗说法叫做“新涨价”。以6月份同比上涨6.4%为例,翘尾是3.7个百分点为全年最高值,也就是去年6月到12月的价格上涨在价格指数统计上反映为同比上涨3.7%;新涨价是2.7个百分点,也就是今年1月到6月的价格上涨在价格指数统计上反映为同比上涨2.7%。

  具体来说,6月份6.4%的物价涨幅中有3.7个百分点是翘尾因素,到7月份,翘尾因素会回落0.4个百分点,降到3.3个百分点;8月份、9月份、10月份翘尾因素会逐月快速回落。上半年整个翘尾因素影响为3.3个百分点,下半年翘尾因素只有1.7个百分点,将下降1.6个百分点。

  再从价格波动周期看,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3次价格上涨。第一次是2003年到2004年,持续了27个月;第二次是2007年到2008年,持续了24个月;这是第三次,到现在为止已经持续了24个月。“根据价格波动的周期判断,这轮物价上涨应该接近拐点。”周望军表示。

  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增长,物价也呈现持续上涨态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群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充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8%,物价年均涨幅为5.56%,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大高于物价上涨。从全社会来说,收入的增长与物价上涨也是匹配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居民收入增长要与GDP增长同步。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CPI上涨5.4%,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

  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出台了多项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不受物价大幅上涨的影响。一是建立机制。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目前已有19个省份完成了任务,其余省份也将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这一机制可覆盖9000多万人,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并且能有所改善。二是对低收入群众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从今年春节开始,各地政府都就此采取了相应措施。三是适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去年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今年上半年,北京、天津、山西等18个地区又相继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五”时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都将保持13%以上的增长幅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