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中国经济减速在三四季度会更加明显,未来控物价要考虑将经济放缓维持在可承受范围内,下一步货币政策要降低操作频率,防止超调。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紧货币治不了当前通胀,反而会压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应转向保增长,反通胀还需财政政策发力。
范剑平指出,财政政策要保持高收入、高投放态势,发挥其积极效用来“掩护”货币政策退出。他建议,宏观调控目标要从之前的全面控物价转向“有保有控”,如房地产限购政策在二三线城市实施,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实施定向调控等,但在三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范剑平预计,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或下滑至15%-16%,全年保持在20%的水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半年会减至17%-18%,全年维持在约20%左右,全年GDP增速仍有望保持在9%以上。
据了解,为抑制通胀,中国央行今年以来已三次升息、六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经济增速则平稳回落,最新公布的7月官方PMI连续第四个月下滑,降至50.7,并创29个月新低。
王建指出,继续加息会压制经济增长,目前应转变治理通胀的手段,转向以财政政策为主,比如将财政补贴与通胀率挂钩,对中低收入人群实施反通胀补贴。
他预计,6月CPI涨幅是否是年内高点现在还很难定论,预计8月、9月CPI涨幅会明显下降,但四季度月度数据仍有可能突破7%。王建指出,如果秋粮减产,那么由食品推动的通胀过程在三四季度都会持续,特别是到秋粮上市的11月,CPI破7就有可能。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