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下半年CPI的增长趋势预测

       内容提示:孙立坚认为,不能断定7月CPI已经是年内高点,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随机应变。"为了解决外汇占款的问题,下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为了控制通胀,也有可能会再次加息。"CPI数据是否到达拐点仍然要看具有翘尾效应的8月数据,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下阶段的主要趋势。

        正当全球金融市场因美债、欧债危机处在一片阴霾之际,新出炉的中国7月经济数据也同样让人忧心。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

  国内CPI数据居高不下,经济前景不明,全球市场可能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山雨欲来阴云笼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未来央行如何在经济两难之间寻找平衡,货币政策是否会受到国际形势影响,再次放弃调控之初的稳健货币政策转而放松,都令全球市场倍加关注。

  此外,每月的CPI都牵动着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然而,仅从货币层面能否解决物价上涨问题?导致物价高企的原因,除了流动性充裕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对此,已有学者提出了疑问。


  货币政策应更加灵活

  7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

  6月我国CPI数据为6.4%,7月初发布6月经济数据时,不少经济学家表示,6月CPI数据将是年内高点,7月CPI涨幅会有稍微回落,预期会在6.3%。市场也曾一度认为央行会就此放松调控。但从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CPI涨幅仍然高企。

  7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市场也有声音认为,7月应是本轮通胀拐点。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未来通胀预期可能被进一步强化。一方面,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不应该涨价的农产品价格上行;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导致大量外汇占款涌入中国,并可能进入商品市场,利用流通环节抬高商品价格。

  孙立坚认为,不能断定7月CPI已经是年内高点,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随机应变。"为了解决外汇占款的问题,下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为了控制通胀,也有可能会再次加息。

  "CPI数据是否到达拐点仍然要看具有翘尾效应的8月数据,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下阶段的主要趋势。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CPI再创新高,不仅食品价格高,非食品价格也高,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他分析说,美国离QE3越来越近了,西方可能进入新一轮量化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控制通胀会越来越复杂。"虽然无法保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再继续上涨,但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而不是西方放松我们也放松。否则,国内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资产泡沫。历史上后起经济体的几次大的资产泡沫,莫不由此而起。"

  鲁政委指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平复之前我们不应该加息,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平复该做的还得继续做。他仍维持年内加息1-2次的预期,只是称政策出台的时点变得更难判断。

       鲁政委还表示,未来国外政策继续宽松,国内更应稳健。西方预计可能出现史上最长的一轮低利率时期,而我国则经济增长稳定,但国内通胀压力巨大,银行存款外流四处寻找出口,在国内通胀预期仍然较强的背景下,经济同样存在巨大的泡沫化压力--小农产品、古董、字画、红木、钱币……只要能买的无不出现翻番上涨。面对这种状况绝对不能简单随波逐流地采取"西方松、我们也松"的政策,也不能采取什么都不做的"观望"政策。如果通胀继续上升,仍然有必要加息;如果未来国际资本流入压力较大,仍然有必要作好流动性的管理工作。

正当全球金融市场因美债、欧债危机处在一片阴霾之际,新出炉的中国7月经济数据也同样让人忧心。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

  国内CPI数据居高不下,经济前景不明,全球市场可能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山雨欲来阴云笼罩,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未来央行如何在经济两难之间寻找平衡,货币政策是否会受到国际形势影响,再次放弃调控之初的稳健货币政策转而放松,都令全球市场倍加关注。

  此外,每月的CPI都牵动着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然而,仅从货币层面能否解决物价上涨问题?导致物价高企的原因,除了流动性充裕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对此,已有学者提出了疑问。


  货币政策应更加灵活

  7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

  6月我国CPI数据为6.4%,7月初发布6月经济数据时,不少经济学家表示,6月CPI数据将是年内高点,7月CPI涨幅会有稍微回落,预期会在6.3%。市场也曾一度认为央行会就此放松调控。但从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7月份CPI涨幅仍然高企。

  7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市场也有声音认为,7月应是本轮通胀拐点。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未来通胀预期可能被进一步强化。一方面,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不应该涨价的农产品价格上行;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导致大量外汇占款涌入中国,并可能进入商品市场,利用流通环节抬高商品价格。

  孙立坚认为,不能断定7月CPI已经是年内高点,货币政策应该更加随机应变。"为了解决外汇占款的问题,下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为了控制通胀,也有可能会再次加息。

  "CPI数据是否到达拐点仍然要看具有翘尾效应的8月数据,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保持平稳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下阶段的主要趋势。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CPI再创新高,不仅食品价格高,非食品价格也高,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他分析说,美国离QE3越来越近了,西方可能进入新一轮量化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控制通胀会越来越复杂。"虽然无法保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再继续上涨,但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而不是西方放松我们也放松。否则,国内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资产泡沫。历史上后起经济体的几次大的资产泡沫,莫不由此而起。"

  鲁政委指出,在国际金融市场平复之前我们不应该加息,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平复该做的还得继续做。他仍维持年内加息1-2次的预期,只是称政策出台的时点变得更难判断。

鲁政委还表示,未来国外政策继续宽松,国内更应稳健。西方预计可能出现史上最长的一轮低利率时期,而我国则经济增长稳定,但国内通胀压力巨大,银行存款外流四处寻找出口,在国内通胀预期仍然较强的背景下,经济同样存在巨大的泡沫化压力--小农产品、古董、字画、红木、钱币……只要能买的无不出现翻番上涨。面对这种状况绝对不能简单随波逐流地采取"西方松、我们也松"的政策,也不能采取什么都不做的"观望"政策。如果通胀继续上升,仍然有必要加息;如果未来国际资本流入压力较大,仍然有必要作好流动性的管理工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