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四万亿”与美国“七千亿”:貌似而神不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11月9日,中国国务院宣布了一项经济刺激方案,将在两年内采取10项措施,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按照现行汇率匡算,这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相当于5860亿美元,难怪这一举措会在国际上产生剧烈反响。

想一想美国国会在10月4日通过的由白宫提出的价值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再看看中国国务院出台的这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中美两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有许多共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应对眼下的金融危机,都是为确保经济增长而“输血”,政府为此而投入的资金规模也都很大。另外,中美两国经济刺激方案的投资年限也差不多,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实施周期是从现在起到2010年,而美国经济刺激方案实施截止期则是2009年12月31日。不过,美国财长有权向国会提出把投资期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客观上两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周期也大体同步。然而,切不可因此而认为中国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就是美国的700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的简单翻版。准确地说,两者之间貌似而神不同。

现在看来,在资金的投向方面,中美两国的经济刺激方案的确存在明显差异。按照白宫最初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美国财政部将可以通过发债募集最多7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购买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资产,通过增加需求以达到稳定市场价格、恢复市场信心的目的。

相比之下,在中国国务院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的背后,却是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设新的铁路、地铁、机场和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不难看出,在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的过程中,中美两国间在侧重点上迥然不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美两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存在本质差异。

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庞大的经济体,虚拟经济在美国经济中占的份量很重,金融业对于美国能够在近些年来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可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各种金融资产的泡沫越来越大,次贷危机终于导致美国经济受到金融风暴的困扰,举步维艰。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经济刺激方与此同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所占份量则要更重一些,中国的资本市场发育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主要板块中也相对滞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还是要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随着西方经济的疲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也在恶化。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出口贸易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已明显下降,而最近一届广交会的成交金额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滑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拉动内需意义重大。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刺激方案的4万亿元人民币资金之所以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应当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对症下药之举。

应当指出的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出现问题,但实体经济迟早也会被殃及,现在已经看出了迹象。目前,美国的有些大型零售企业已经处于破产边远,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也相继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拯救美国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肯定会受到更大的波及。与美国经济刺激方案先救虚拟经济然后再救实体经济的模式不同,中国经济刺激方案更加倾向于先救实体经济再救虚拟经济的模式。 现在,不仅仅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确保,中国在发展虚拟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股市,缩水非常严重,不妥善加以解决也不行。可以预计,随着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陆续到位,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障。果真如此,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的资本市场理应“春江水暖鸭先知”。

既然“救市”的基本思路不同,中美两国实施各自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难点与工作重心也有所不同。 #p#分页标题#e#

现在,美国的资本市场被许多人看成是一个大的烂摊子,政府出资银行体系内的不良资产理论上说很“费事”。仅从操作层面来看,要搞清楚到底那些资产属于“不良”都不容易,没有个一年半载很难理出个明晰的头绪。既然远水难解近渴,就需要找出立竿见影的办法。为此,美国财政部1月12日宣布,对7000亿美元政府救市资金的使用方向做出重大调整,政府资金不会按照原计划被用来购买不良资产,而是直接投放到金融市场中,稳定并重振信贷市场。也就是说,先不管金融资产的质量如何,只要价格缩水过于严重,美国政府就要干预,先把资产价格托起来再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在实施经济刺激方案上的做法侧重于先求快,再求好。

与此相反,中国在实施经济刺激方案上的做法却侧重于先求好,再求快。既然是要立足于拉动“内需”,就有必要上马一些能够拉动“内需”的项目。可是,面对着长期以来患有“投资饥渴症”的各级地方政府,千万要防止对乱上项目照单全付,特别是要防止上马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一些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项目。否则,很可能会为将来留下烂摊子,留下豆腐渣工程,留下老百姓的骂声。为此,对于上马什么项目,必须要要有一个科学选择,看一看上马这个项目意义大不大,而不能像美国政府干预资本市场那样先买了再说。事实上,如果美国政府发现买错了股票,还可以再卖掉,而中国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推倒重来。当然,项目的评估论证也要讲求效率。在中国,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项目往往没完没了论证个三五年没个结果,而一些面子工程由论证到上马却往往雷厉风行,这种情况并不稀奇。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尽可能找一些原来就已经通过了科学论证却又因资金不到位而难以上马的项目,特别是那些能够缓解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项目和对老百姓“欠帐”的项目,如交通、能源、医院等方面的项目。

由此可见,中美两国经济刺激方案在实施路径上迥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最近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并不是前不久美国七千亿救市方案虽貌似,却神不同,前者并非后者的简单翻版。

案的7000亿美元资金之所以要注入金融市场,完全是对症下药之举。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