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们有熨平经济周期的能力

2008年11月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蒙纳士主办的“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

郭田勇:我争取在十分钟之内说完。我主要想谈银行改革面临经济下行的考验,我想以这个主题讲几句。今天主要谈改革,很多同志不知道,我很有幸协助王广谦校长共同完成了一本中国金融改革三十年的书。在这本书中,对三十年的金融改革特别是银行业的改革感触非常深,谈几个观点,首先,我们银行业特别国有银行改革特别是重要的一次制度创新。我们我们认为银行业依靠抓管理抓服的方式,就能够自然把银行搞好。后来搞了几轮以后,发现情况并不像我们所想那么顺利。包括在98年,国家发行2700亿国债,采取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去掉包袱依靠管理的方式使改革成功,后来证明改革效果不好。到了2002年以后,我们采取产权制度的变革来推动我国银行改革。经过改革以后,公司治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是很重要的制度创新。同时改革还有外部效应,银行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银行改革取得成功对整个宏观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国有银行改革为我们探索国有资本的方式,也提供了很重要的借鉴。同时在股权激励等方面,也为其他改革提供很多经验。因为现在提到股权激励问题大家都有异议,觉得美国次级贷出问题了,是由于激励过度出问题。我们德国在救市的时候,如果银行希望政府来注资,要规定高管人员最高收入不能超过50万欧元提出这么一个条款,给你钱多了,可能要冒险、犯错误。但是我们想都规定最高工资的话,如果把激励压下来,可能会使金融业的发展失去创新动力。如果在华尔街的工资收入并不具有吸引力,怎么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推动金融业。所以我想股权激励出现问题,的确有激励过度本身的问题。

但是另一层面还是监管对风险认识的缺失,所以说对于股权激励这方面,我们未来还要进行规范和深入地探讨。银行业经过改革以后,这几年进行得非常好,效益也非常好,但是到现在来看,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本身的周期性,使得经济进入下行的周期。在下行周期中,银行到底能经营得怎么样或者会不会出问题,这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以后,对银行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从银行增量贷款上来看,需求减弱,同时银行本身基于未来经济不好的预期,放贷的欲望也会降低。第二,对存量贷款来讲,以前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或者破产倒闭的情况,同时由于以前放的贷款,存在贷款集中度比较高,所以存在行业性的风险。这方面使得贷款收益变少,不良率上升,都会侵蚀盈利。银行盈利80%以上来自于利息收入,经济周期下行对银行经营业绩是很严峻的考验。银行无论是搞理财还是银行卡,中间业务跟经济形势密切相关。银行信托通过放贷款,包括国内资本市场也随着国内变化,效益也不是太好,综合起来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我对未来银行业发展有信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要进行调整,我们有熨平经济周期的能力,包括未来政府投资或者通过其他方面投资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大,这样都会给银行经营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当然从银行本身来讲,现在要做好平衡的问题,银行改革之后,最大的变化是风险意识的增强。我们到支行搞调研,每一笔贷款确实非常慎重,为什么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笔贷款如果贷下来以后,万一出问题,支行一年奖金就泡汤了,现在风险意识非常强。 但是另一方面,不贷款银行的盈利也取得不了,银行怎么样在保持改革成果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增强同时,深入针对中小企业和一些特定的行业,贷款定价水平和客户筛选上,保证贷款能继续跟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未来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十一月份我要去亚行总部搞研究,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问题。美国银行持有建行股份,现在已经到的解禁期,事实证明也没有计划要抛售,尽管国外银行业本身流动性很紧张,但是相对来看,他们认为中国银行业未来增长速度仍然比较快,持有我们的股份,我想仍然认为是比较好的选择。总体来讲,我们对银行业在改革之后,面对经济周期下行,我们对此还要有信心。 #p#分页标题#e#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