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央行降息令给经济注入强心针

昨日晚间7时,就在美联储尚未作出是否继续降息50个基点的前夕,中国央行再度出手,又一次颁下了降息令。

央行公告显示,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赶在美联储之前降息

昨日,很多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对央行此次降息的时间表示十分意外。在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等宣布降息之前,中国央行提前出手,无疑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距离上一次降息也只有20天的时间。

本月8日,央行曾经作出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的决定。此前,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央行即使决定降息,也会在美联储之后。因为这样可以决定降息幅度。

不过,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央行降息的苗头早已经显现出来。首先,央行在近期决定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将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发行一年央行票据,此举将减少央行票据的供应量,进一步推动银行积极放贷。

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对一年期央票的需求非常旺盛,二级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跌对一级市场形成倒逼。到上周为止,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已连续5周下滑,由4.0583%下跌至上周的3.5090%,近两周的下滑幅度都达到20个基点。已经显示出市场预期央行将在近期降息。

“不论美联储这次是否决定降息,我们都得降。”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不过,如果美联储这次决定继续降息,我们接下来就还有降息空间。

此时推出降息,是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保持一致。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政策的主要用意是:在整个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缓解的现状下,宏调政策已经全力进入刺激消费、保增长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央行的举措被视为全球央行再度联手降息的一部分,也是为了保证全球协同一致,减少投机资金套利的空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尹中立表示,央行这次降息基本可以确定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降息周期来临,这与其他国际央行统一步调。过去两周,各国都加快了降息步伐。自本月20日以来,已有越南、印度、加拿大、瑞典、新西兰以及韩国等至少六个国家宣布大幅降息。

为财政政策奠定基础

更多的人士看好这次降息,不是因为它能给实体经济带来多大的好处,而是它带给经济的是一份强有力的信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告诉记者,央行此次在间隔很短的时间内再度降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中国经济,给中国的股市、楼市以信心。

他进一步指出,就目前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情况来看,并非如市场所预期的那样糟糕,而降息将有效遏制盈利的下滑,这也会对市场产生积极意义。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这是国家保经济增长的一项举措,对于实体经济有很好的帮助。

左晓蕾表示,前段时间,央行已降过一次息,专家预测会再度下调,此次便是印证。因为国家确定“保增长”的目标,货币的宽松政策有利于充裕的流动性,将会刺激贷款和投资,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会很明显。

李稻葵称,利率的连续下调,一方面有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家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奠定了基础。利率的下调将让国债的吸引力增强,这就为大规模国债的发行创造了条件,而国债募集到的资金将会投入到刺激经济的各项建设中,这样将有助于抗击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

但是,也有悲观人士指出,频繁降息在现在这样的弱势格局下,仅能起到政府“风向”作用。即使市场取到的实效也仅是前期过度泡沫的一定挤压。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应更多体现在“导向”和“监管”两个方面。当前过多的以牺牲银行利润为主导的“救市”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作用不大。

对此疑惑,郭田勇告诉记者,政府未来可能不仅在货币政策上有所放松,在财经政策上还将有进一步的动向。

继续降息空间仍很大

昨日,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专家都预测,继续降息的空间仍然很大。

“从国内经济的现状看来,这次降息也在预期之中。”郭田勇告诉记者,CPI继续走低,减少了央行的后顾之忧。此外,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的风险很大。政策制定者为了保经济增长势必会继续降息。

尹中立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第四季度还会降息。央行上次降息是10月9日,不到一个月时间连续两次降息,主要是因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还没有平息,说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太乐观。但后续还有什么样的政策出台目前还不好讲,现在可以肯定的就是还会降息。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甚至强调,目前降息的力度还不够,还应继续下调。他预计存款基准利率可以调至2.2%甚至1.96%。而在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看来,年内还会对称性降息一次,幅度为0.27个百分点;明年全年还有可能降息四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