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自年初开始对商业银行进行的按季度调控信贷规模已经停止。
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首次透露,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
业内人士指出,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管控,有望在明年得以延续,但央行仍将全面监测信贷增速及货币供应量。
今年年初,针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物价上涨、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央行一改往年按总规模调控商业银行信贷的方式,采取了按季度调控商业银行放贷规模。商业银行根据宏观调控的要求,根据各自需求提出信贷规划,央行从宏观政策层面加以指导。
李超指出,从当时的情况看,需要对信贷投放加以约束。因此,央行采取了临时性措施。从之后的效果看,这些措施对防止产能过剩、信贷扩张过猛等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李超同时指出,从今年年中开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快速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央行根据新形势对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
市场近期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感受明显。据了解,央行年初按季调控的规定,目前对商业银行已经失去了实际约束力。由于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企业信贷需求开始减弱,出于风险防范考虑,银行惜贷,因此,贷款规模已不再是银行放贷的障碍。
兴业银行(行情股吧)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随着经济的回调,银行的风险意识有所增强。“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如果央行还控制银行贷款规模,就有可能使企业对未来经济走弱的预期强化。而央行强调不再硬约束贷款规模,将有利于使得商业银行、企业的预期朝积极的方向转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从全局角度看,在推动经济增长防止经济下滑的同时,能够起到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不过,“不再加以硬约束”也保留了货币政策一贯的弹性。郭田勇认为,这意味着只要实体经济中有真实需求,商业银行就可以放贷,央行不再下具体的硬指标。但央行依然有必要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情况和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进行监测。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博客)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央行未来仍然会对M2及贷款规模进行必要的调控,否则通胀很难把握。
央行近两个月来的三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央票发行以及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硬约束等,向市场明确传导出了“转向”信号。业内人士指出,一年来,央行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不仅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也充分显示了审慎原则。在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的同时,其主动性和有效性也有所增强。
郭田勇预计,随着通胀的持续下降,2009年的货币政策环境有望比2008年更加宽松。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