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央行罕见“重拳”大降息 众专家热点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与此同时,央行还宣布,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我国本月宣布对货币政策实行由“从紧”向“适度宽松”的重大转折后,首度对具体货币工具施以“罕见”调控举措。此次下调“双率”也是中国今年以来第四次下调利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指出,此举旨在“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华生:大幅降息强力支撑股市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央行此次大幅降息显示我国经济形势的严峻,同时显示了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决心和力度。

对于这次大幅降息,华生表示,此次货币政策力度之强出乎意料,此前市场预计不过54个基点,但从我国的利率水平来看,仍有一定的降息空间,不排除进一步降息可能,但很有可能不会超过此次降息幅度。华生表示,央行大幅降息对证券市场有较大的支撑作用,受制宏观经济下滑趋势,市场就此反转可能不大。

吴晓求:利好银行地产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称,此次降息幅度超乎预期,是对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落实;显示出国家对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此前国家在财政政策方面已经出台有力政策,但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动作仅在适当放宽银行信贷额度限制方面有所体现,这次货币政策的出台是将‘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落到实处。”吴晓求表示。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会马上体现出来,会有3-6个月的滞后过程,但是今天股市对此就会有所反映。”吴晓求分析,此次政策出台对各行业属于“普惠”,他特别提到将利好银行、地产——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预期;缓解地产的资金紧张。

易宪容:股市今天会有一波行情

著名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央行如此大幅度的降息表明了政府刺激内需,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进一步落实,也是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部分。他指出,降息对股市是利好,今天市场会有一波行情。此外,易宪容表示,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巴曙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力度将更大

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货币政策决策效率更高,央行采取迅速调整到位措施刺激宏观经济。

巴曙松表示,数据表明我国宏观经济9月回落更快,前期国务院4万亿投资计划从项目选取到实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此次央行大幅降息态度更坚决,决策实施速度更快。

巴曙松认为,此次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力度更大,当时我国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此次我国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宏观经济的力度将更大,这次大幅降息也印证了这点。

巴曙松表示,10月经济数据下滑主要是库存调整原因造成,预计以后减息幅度将不会超过此次,资金密集性行业将受益,但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较强,如何将银行资金引导流入实体经济是管理层后续主要关注的。

李扬:表明央行刺激经济的决心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央行的这次降息幅度虽然较大,但并不让人意外,随着经济下滑趋势的明显,降息成为市场的共识。而如此大幅度的降息,表明了央行刺激经济的决心。

至于降息对股市的表现,李扬认为应该会起正面作用。此外,当记者问起央行年底前还有没有可能再度降息的时候,李扬认为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祝宝良:双降为银行新增4000亿贷款资金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分析师祝宝良表示,央行此次双降可以为商业银行新增加约4000亿可贷资金,比去年拟定的2008年全年贷款额度3600亿的总额还要多。

他强调,10月份的数据显示经济下滑的速度比较快、物价降幅比较大,中央需要在目前的时期全力保增长。

祝宝良称,央行此举不仅为银行提供了更加充裕的贷款资金,同时也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有帮助,特别是对一些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投资数额比较大、资金需求特别急迫的企业会有比较明显的利好作用。

但他同时表示,在经济下滑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往往比较小,目前也不一定能解决银行惜贷的问题,特别对于房地产行业这种下行趋势比较明显的行业,银行在贷款方面恐怕还会审慎为之。

李稻葵:配合降低四万亿方案投资成本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此次降息是为了配合四万亿投资政策出台,降低投资成本。

李稻葵表示,四万亿投资政策将会有很多的资金投入,为了降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成本,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势在必行。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提振信心,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以及资本市场的成本。

“央行完全认识到新的形势,出手很大,”李稻葵在谈及此次降息高达108个基点时如是说。同时他还认为,存款准备金虽然此次下降了1%,但是还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存款准备金率降下来,贷款规模才能更大,所以下一步刺激政策出来,值得期待”。

王庆:防止通货紧缩出现固化

“这次的降息力度出乎我的的预料,但降息非常及时也很正确,表明政府对未来形势看得很清楚。”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

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目前处在下滑的压力中,财政政策已经开始支持,货币政策支持也是正确的选择。他预计明年上半年将会出现通缩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了减轻引起通货紧缩的预期,央行才会采取大力度的降息行为,防止通货紧缩出现固化。

王庆同时还预计,减息过程没有结束,到明年中期还会降息108个基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