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央行还有降息空间

央行以空前的幅度降息,辅之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实实在在的重拳救经济行为。

据央行11月26日的公告,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一反央行谨慎降息的常态——9月到10月央行共降息3次,每次均为27个基点,此次降息幅度之大出乎所有人预料,相当于一次性下调4次27个基点的利率,同时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数千亿元的资金,这些钱总会流入经济体,产生润滑作用。

何时降息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金融界对于降息是否能够救经济仍抱有不同观点。但是,观点不一并不妨碍全球主要央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多次联手降息。从二战以来,经济学家与金融专家在一个方面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降息可以减少经济下行期的痛苦,不至于让经济与金融紧缩同时危害经济。

与CPI相比,美、日实际上已经实行负利率。这还不够,经合组织还敦促继续降息,称美联储应将关键利率由1.0%下调至0.5%,欧洲央行2009年初应将关键利率由3.25%下调至2%,而日本央行则需要将0.3%的关键利率维持到2010年之后。

我国此番降息也将处于实际负利率轨道。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0%,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而去年同期为环比上涨0.1%。CPI同比涨幅已连续6个月回落,环比变化率在过去的5个月中有4个月是下降的。降息后,我国1年期存款名义利率2.52%,如果扣除2%以下的预期通胀率,我国大致处于零利率的范围,如果美联储继续降息至0.5%,则中国央行还有继续降息54个基点以上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

此番降息有几大目的:一、将蛰伏在银行中的几十万亿存款逼向投资与消费领域,零利率使继续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无利可图,不得不进行实业投资与资本市场投资;二、为了帮助资产负债表情况不佳的企业。目前经济紧缩,从下半年开始,现金流紧张从中小制造企业蔓延至央企,如果利率不调,将会加剧企业倒闭潮,中国经济将重病难治。对于负债率高的大型企业,降息是一场及时雨;三、存贷款利率同降,长期利率降幅大于短期利率,将使存款活期化,有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失业率与通胀。说到底,经济增长才是关键,而在经济紧缩周期,提高就业率、提高投资才是关键要素,否则,提振消费进而提振经济无从谈起。

1997年金融危机时,日本央行将贴现率降到了0.5%,仍然无法增加货币数量。当时“货币主义学派教父”弗里德曼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责日本央行胶柱鼓瑟,认为“日本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用日本银行的货币或者存款去支付。这种收入大部分将在商业银行中流通,通过贷款和公开市场购买商业银行就可以扩张它们的负债”。 这其实就是扩大央行的高能货币,目前全球主要央行都在依此而行。在全球降息之时,仍然维持较高的利率,将加剧市场的货币紧缩态势,同时承担全球印制货币的成本,属于得不偿失。

但是,我们对于降息的效果不能过于乐观。降息未必会直接让实体经济受益,因为银行考虑到风险可能继续惜贷。实际上,如果效率不能提高,大幅降息会使降息国进入流动性陷阱,降息是一副及时的猛药,却不能治疗企业效率低下的慢性病。

大幅降息与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会在短期内刺激股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在半小时内逆势飙升,但刺激时间的长短仍然取决于上市公司业绩与大小非、大小限的处理。如果说中国股市信心由货币政策、上市公司业绩、大小非大小限解禁三足支撑,降息只提供了一个支撑。而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降息可以缓解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但降息意味着房地产投资价值继续下降,因此,房地产市场不会火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下滑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5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低于50%),表明全球制造业活动持续放缓,经济复苏面临压力。

2025年05月08日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回落;大型企业

2025年05月07日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3%

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下降0.4%。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2025年3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总体来看,近十二个月我国失业率整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走势。

2025年04月22日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生产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略有所回升;

2025年04月02日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4.5% 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预计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2025年03月27日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财政部部署2025年六大任务:以旧换新促消费 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月2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政策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基调,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防范风险,并围绕六大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26日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5年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 其中亚洲已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3月6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与上月持平,显示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恢复。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