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属于新型烟草制品的一种,主要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雾化器和电池3部分组成。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电子烟生产商是采用OEM、ODM的商业模式,行业内一款电子烟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平均为3至5个月。

伴随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及各国禁烟措施的加强,传统卷烟市场增长乏力。以年轻人群为消费主力的电子烟市场在欧美市场上呈现显着上升的趋势。中国是电子烟的最大生产地,中国出口的电子烟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电子烟的生产制造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体系,行业前景广阔。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烟产量为12.05亿支,预计2022年将达47.53亿支。

2012-2017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仅仅达0.61亿美元,2014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突破1亿美元。2015年后呈现高速爆发式增长。到了2016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超5亿美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增长至6.77亿美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达到7.44亿美元左右。预测2019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将达8.17亿美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电子烟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电子烟作为一个新兴的传统烟草替代品,监管政策是其发展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变量。目前电子烟监管政策在各国家和地区发展情况相差较大,现在各国政府对电子烟的监管思路大体有三种:一是将电子烟作为消费品监管,二是将其作为烟草类监管,三是将其作为医药类监管。三种监管力度各不相同。
电子烟与完全禁止在中国国内销售的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不同,由于电子烟不含烟草制品,没有触及中国烟草税收政策,导致目前中国市场上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国家烟草专卖局、安监局和药监局在将其作为烟草或药品监管上并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使得长期以来中国电子烟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随着电子烟出台标准,电子烟行业监管必然趋严,再加上现在已有部分城市地区禁止吸电子烟,这些都让电子烟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