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成发透露,下一步,云南将全面尝试5G环境下的创新应用,将身份识别与人脸识别相结合,实现“刷脸”应用在云南畅通无阻,同时积极推进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探索;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成为5G条件下智慧旅游试验场和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通过建设中国智慧旅游实验室,开发数字文旅产业园,发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等打造国际一流智慧旅游实验基地,着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国家之一。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6%。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从单一入境游向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转变,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未来规划分析》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智慧旅游已经从概念进入到实际应用层面。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全面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利用数据挖掘,AI等技术,对旅游景区、交通、酒店等数据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析,向政府、旅游景区、企业、游客提供旅游应用服务,将B/C/G端紧密连接在一起,打造了全域旅游生态圈。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为7384.1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25.1%。从2014年后,互联网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速持续放缓,预计到2020年增速将降低到12.2%。互联网旅游行业分析指出,从渗透率来看,2017年的互联网旅游渗透率达13.3%,较2016年增长了1.3个百分比。随着互联网旅游市场用户流量增长的稳定,在线渗透率的提高将会逐年缩小幅度。

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随着游客对高品质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也接连出台相关旅游政策为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首先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深化,重点发展高品质旅游;其次深化发展全域旅游、促使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加速;再者通过标准化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提升旅游品质;最后借助AI大数据实现旅游信息化、智能化,加速我国旅游行业变革。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