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平安好医生登陆港股上市 2018年互联网医疗面临爆发


        图:平安好医生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现场

        内地互联网医疗第一股诞生了,同时它可能也将是今年首家登陆港股的内地“独角兽”企业。

  4月22日下午,平安好医生宣布,将于4月23日启动招股,并于5月4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此次,公司共在全球发售1.6亿股股份,每股发售股价54.8港元。据香港明报报道,平安好医生港股IPO获得115倍超额认购。

        作为今年首家登陆港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平安好医生从2014年诞生到上市,仅用了4年时间。平安好医生是一个在线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APP,是平安健康于2015年4月推出的互联网健康管理产品。和众多第一波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的业务类似地,平安好医生也以提供挂号预约、实时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为主。

        成立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的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以充足的资金、资源优势迅速成为了行业“独角兽”,并率先启动IPO。

        在复星同浩资本总裁刘琦开看来,上市是一个利好信号,但它只是企业的一个新起点,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创业公司都还是停留在浅层链接和轻问诊服务阶段,“未来要看企业是否有细分领域的服务力跟医疗服务的承接力,如果没有的话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背靠平安集团,四年积累用户1.9亿

   平安好医生所属公司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于2015年4月推出APP平安好医生。这个节点,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并不占优势,甚至已经有些落后。

        图: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视觉中国

        其同赛道创业公司,春雨医生成立于2011年,到2014年已经完成了C轮融资;微医于2010年成立,到2015年也完成了C轮融资,好大夫在线于2007年成立,2015年同样完成了C轮融资。

        起步晚不代表速度慢。2016年,平安好医生推出一年后,就拿到了来自IDG资本、平安创新投资基金和永柏资本PGA Ventures的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30亿美元,单笔融资数额和A轮融资额都创造了当时互联网医疗领域融资最大纪录。

        为什么春雨医生、微医等公司做不到的事情刚成立的平安好医生能实现?

   在刘琦开看来,春雨医生等创业公司的起步是在资源不丰富、团队不完善、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平安好医生是一个大产业集团的孵化项目,它有平安集团的品牌背书、资金支持、前期业务导入、保险用户支持,基于此,外界资本对它未来的想象空间给予了提前变现,所以融资额也提前变大。

        图: 2014年12月25日,北京国脉地铁站1号线内的灯箱广告,春雨医生,移动医疗 / 视觉中国

        平安好医生的主要业务包括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等四大板块,提供从疾病预防到疾病治疗的一站式服务。公司的定位为连接,连接医院、用户、保险支付方、服务提供商等,打造互联网医疗生态圈。据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平安好医生的营收中,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收入占比分别为44.7%、34.8%。

        2018年2月,平安好医生再次获得了来自软银海外、SBI投资(思佰益)、IDG资本、软银愿景基金的4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54亿元美元,并开启了IPO之路。

        据悉,截至2018年一季度,平安好医生自有医生888人、外部签约医生数万人、用户约1.9亿人、平均约活跃用户约3290万人。与同领域的春雨医生(注册医生为26万人、用户约1.5亿人)、丁香园(注册医生为200万人,用户约350万人)相比,平安好医生居领先地位。

        盈利难题怎么破?

        随着用户的积累,2016年和2017年平安好医生营收分别增长115.8%和210.6%,但连续三年公司均为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平安好医生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3.24亿元、7.58亿元和10.02亿元,连续3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公司预计2018年将继续产生大额亏损净额。

        做为行业内资源充裕、用户数的庞大的“独角兽”企业,平安好医生为什么依然持续亏损呢?

        公司的解释是:目前公司处于流量获取阶段,需要获取足够用户,改变用户习惯。平安集团副首席执行官李源祥将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分为场景、流量、收入、利润四个阶段,他表示平安好医生目前处于第二个阶段。

        图:河北邯郸一家医院推行“互联网医疗” 患者拿手机去看病 / 视觉中国

        在刘琦开看来,“互联网医疗行业面临的盈利问题本质上因为公司给用户带去的价值还偏少,能解决的用户问题还只是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完整的医疗服务闭环,提供的多为非医疗核心服务。”

        在他看来,医疗服务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环节,医疗服务的承接核心在线下,目前创业公司在医院的手术、诊断、康复等上的营收较少,导致了盈利难题。但他乐观表示,随着互联网医疗不断创新深入,用户会越来越愿意接受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并为之买单,未来会有一个提升和转变空间。

   “‘独角兽’能够出现是因为,大家对一个公司有期许并判断它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实现这个期许。”刘琦开表示。

        图:2018年01月04日,实拍福建首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服务科室已增至26个 / 视觉中国

        平安好医生做为国内互联网医疗第一个走向上市的公司,对企业自身和行业发展都是一个极其利好的信号。平安创投总经理张江认为,这提振了行业和投资人的信心,头部公司的发展速度和优势会更明显,并表示下一步他会关注与平安好医生有互补协同的细分龙头企业。

        2018年互联网医疗面临爆发

        由于此前没有先例,平安好医生的上市为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刘琦开认为,这表明香港市场对未盈利的这一类创新医疗公司开始开放和拥抱,未来其它生物科技和医疗公司也可以到这一市场上发挥;同时,平安好医生上市让外界对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认知提升,对医疗机构、用户、医疗从业者来说都是信心来源与品牌背书;此外,平安好医生也为行业内其它创业者树立了一个标杆。

        目前,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的用户数跟服务量已取得较大规模,但它们并没有在财务收入上做大。如今的资本市场更开放了,所以谁能更早拥抱资本,谁就更有机会去提高品牌认知,获得更多的用户,带来更多线下资源与线上的统一。

   因而,近期互联网医疗领域内公司上市信号频频出现。2018年初,腾讯旗下的微医首席财务官Jeff Chen曾表示,微医寻求1-1.5年内在香港IPO。目前公司已整合“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四大业务平台,为IPO做准备。

       图: 2016年8月30日,江苏南京,观众在中国卫生信息化成果与技术主题展现场互联网医疗展区参观体验 / 视觉中国

        健康160(原就医160)曾于2015年12月底登陆新三板,2017年12月,健康160宣称将重启IPO。此外,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也曾表示,“有考虑IPO的计划,但是并不会把它作为工作的中心,目前也没有明确的IPO时间表,整个公司关注的焦点仍是用户需求和自身服务。”

        再加上前段时间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种种迹象表明,2018年或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爆发的一年。

        刘琦开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记者,爆发是先进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上市是公司发展到一定时间资本对它的认可,互联网医疗已经有了近十年的积累,第一批创新者也创造了一定价值。但他也表示,这期爆发不代表之后就没有新的创造,后面的空间可能更大,可能还会有更多项目的爆发。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互联网医疗下一步:

        与传统医疗结合,进入深水区


        在细分领域众多的互联网医疗赛道,为什么是线上问诊、健康管理类的创业公司率先爆发走向上市?刘琦开认为因为他们解决的是医疗里面的链接和轻服务,这属于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第一层级的应用模式,是早期互联网医疗更能够实现的,提高了用户获取医疗资源的效率和医疗资源被使用的效率。

   但互联网医疗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它们都没有真正深入到大医疗产业的核心,主要收入也是医疗增值业务而非本质业务提供。接下来创业公司要想进入医疗深水区,需要与传统医疗结合,配合整个支付体系的慢慢完善才能实现。

       图: 2017年10月1日, 北京展览馆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观众看向互联网网络科技体验展台 / 视觉中国

        上市对企业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对品牌、用户信任建立都有帮助,也能让更多的参与方与资金方能够帮助企业把原来不够的夯实,把医疗资源补足。但正如刘琦开分析,上市也面临着风险,因为在市场的监督下,企业要更加正规化、严肃化,管理者可能为了维护股东利益而做一些非核心能力建设的东西,导致精力不集中。

        “上市之后,创业公司要做的还有很多,要做到线上线下融合,进入医疗服务的深水区,通过服务获取机构化医疗数据反过来促进医疗行业的进步。之前一直说互联网医疗的春天来了,经过近十年发展到现在第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上市相当于是‘春分’。”刘琦开表示。

        在他看来,创业者们在这个基础上要深入参与到各个医疗垂直细分领域,互联网医疗或者说智能医疗是对现有医疗体系极大的补充和促进。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025年1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及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均同比增近3成

2月21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游戏产业月度报告》显示,受到春节前期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今年1月,移动、客户端、主机等多个终端市场均贡献增量,游戏市场收入环比同比均增长。

2025年02月24日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大数据行业市场化的关键一跃: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

2025年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2025年02月19日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587亿美元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推出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37.7%。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