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实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和生产,其中对位芳纶的技术难度和性能指标优于间位芳纶。由芳纶加工制成的芳纶蜂窝复合材料,在战斗机、无人机等航空器中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突破,C919、歼20等也开始采用了国产芳纶蜂窝复合材料减重,军事化应用需求正快速提升。从应用领域来看,我国芳纶产品主要是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及传送带、高强绳索等领域,2018年占比分别达到35%、20%、10%。
|
间位芳纶 |
对位芳纶 |
性能 |
耐高温:分解温度371℃,遇火不熔融,直接碳化 |
耐高温:分解温度500℃ |
阻燃性:极限氧指数29,本质阻燃、离火自熄 |
阻燃性:极限氧指数 |
|
断裂强度:4-5g/d |
高强度:断裂强度20-27g/d,钢丝的5-6倍 |
|
初始模量:60-120g/d |
高模量:初始模量600-800g/d,钢丝的2-3倍 |
|
电绝缘性:全球公认的最佳绝缘材料 |
- |
|
用途 |
环境保护:高温过滤材料,高温烟气除尘 |
增强材料:橡胶制品,光缆补强,高强度缆绳等 |
绝缘材料:电气绝缘纸、阻燃装饰布 |
防护材料:防弹衣、防弹头盔等 |
|
安全防护:消防服、赛车服 |
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 |
|
高温传送带、橡胶增强等 |
摩擦材料:刹车片等 |
|
缺点 |
对日光稳定性较差,难以染色 |
吸湿性差、耐光性、耐紫外性能均较差 |

当前全球对位芳纶主要生产商以国外企业为主,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占据主导地位,两者产量占全球消费量约70%。据统计,我国对位芳纶需求超过1万吨/年,但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实现技术的全面突破,80%以上依赖进口,主要产能被美国杜邦、日本帝人公司所占据。
品牌 |
企业 |
国家 |
产能(吨) |
Kevlar |
杜邦 |
美国 |
31000 |
Twaron |
帝人 |
日本 |
29000 |
Heracron |
科隆 |
韩国 |
5000 |
Taparan |
泰和新材 |
中国 |
1500 |
ALKEX |
中蓝晨光 |
韩国 |
1000 |
STARAMID |
蓝星 |
中国 |
1000 |
- |
神马 |
中国 |
1000 |
我国芳纶产业维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能迅速增长,但国内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芳纶产量为10690吨,需求量为11791吨,供需缺口为1100吨左右,其中对位芳纶供给缺口较大。此外,2018年我国芳纶进口量约3390吨,出口量约2289吨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芳纶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