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与变革 纺织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纺织工业在经济下行加压的背景下,保持了平稳发展,继续呈现L型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两化融合表现抢眼。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书面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和会会长孙瑞哲。
行业保持平稳发展
中国工业报: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纺织行业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孙瑞哲:一是系统规划,统筹全局。在行业大调研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2025》为重要指导,结合国家方略和产业实际,配合工信部制定并发布了《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定并发布了《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制定并发布了《化纤工业
“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配合工信部制定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也即将发布,棉纺、服装、印染、家纺、毛纺、麻纺、长丝织造、针织、纺机等都发布了各行业的“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服务,强化标准。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领域开展专题研究,设法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为相关企业和产品在项目申报、市场拓展、评审表彰、品牌提升等方面提供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减轻企业转型压力。深入开展行业外交,推动中国纺织技术、产品、品牌和资本优进优出。研究、制定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行业标准。
三是围绕重点,深化落实。通过主办和组织行业会议、项目申报、培训、组建协同创新联盟、展会等多种形式,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内容在行业落地。加快纺织业智能制造的进程,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装备、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等三大领域,以中国服装智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带动全行业的智能制造推进工作。推进纺织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通过科研成果推广、前沿技术论坛等活动,推进材料创新。强化纺织工业基础能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针对受制约程度严重、对行业发展影响面广、提高生产效率明显、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效果显著的纺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分阶段突破。以设计大赛、服装展、面辅料展等行业活动为依托,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快品牌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推进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在纺织工业的各环节采用先进的节能装备和节能技术,开展表彰与推荐,扩大行业先行企业的示范效应。
中国工业报:实施一年多后效果如何?
孙瑞哲:今年1~10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963.3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3008亿元,同比增长4.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10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1%,高于上年同期0.01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为21次/年,总资产周转率1.6次/年,分别较上年同期加快4%和0.6%;三费比例为6%,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8%和10.2%,销售利润率为6%,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继续发挥产业链新增长点作用。服装、家纺行业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成效,1~10月销售利润率分别达5.5%和5.8%。
聚焦创新与变革
中国工业报:请您展望一下明年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
孙瑞哲:未来,纺织行业将会向六个方向发展:即以技术创新为基点实现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实现精益发展、以产融结合为抓手实现融合发展、以文化自信为目标铸就时尚发展、以社会责任为重点实现包容发展、以体系建设为核心实现联动发展。2017年我国纺织工业仍将保持平稳运行,行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将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工业报:明年还会有哪些新的措施出台?
孙瑞哲:一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落实《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聚焦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体系协同创新,加强标准支撑体系建设,推进纺织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产品开发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
二是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纺织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促进清洁生产技术普遍应用,引导突破一批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循环利用纺织纤维量占全部纤维加工量比重继续增加。
三是发展纺织智能制造,加强纺织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开发,推进智能化车间(生产线)建设,培育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纺织行业融合应用,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纺织经济发展新动力。
四是加快发展服务制造,推动织行业模式创新。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重点,调整优化制造流程,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发展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以适应消费升级为重点,鼓励纺织服装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重构供需关系,创新商业模式。丰富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中期和后期工作,如维护保养、回收利用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