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同比增速快于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我国棉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2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5%;累计进口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6%,贸易顺差114.16亿美元。
其中棉制纺织品累计出口34.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87%,棉制服装累计出口90.29亿美元,同比增长8.61%。从出口金额上看,棉制纺织品贡献率约2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从出口同比增速来看,棉制纺织品快于棉制服装超过14个百分点,拉升了棉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速。进口方面,棉制纺织品和棉制服装累计进口分别为9.03亿和2.0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46%和45.39%。
2011年2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和棉制服装的出口金额均较1月出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春节假期导致环比分别下降48%和53%,此外国际需求回暖趋势仍不明显,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棉织物同比进口增长、出口下降
2011年1-2月我国原棉净进口数量约57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但2月比1月少进口21万吨,环比减少53%,主要原因是春节假期和现货价格过高;化纤短纤净出口数量约9万吨,同比增长287%。
纱线类别中,棉纱线净进口数量约9万吨,同比减少约1万吨;化纤短纤纱线净出口7万吨,同比增长19%;棉纱线出口单价高于进口单价,化纤短纤纱线进出口价格基本持平。
织物类别中,棉织物和化纤短纤织物的出口数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14%,但出口单价提升明显,同比分别增长45%和33%。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以及生产成本上涨正在削弱我国棉织物的国际竞争力;棉织物和化纤短纤织物进口数量均呈现同比正增长,进口单价同比增速大幅低于出口单价。
2011年1-2月我国棉纱线贸易中,由于全球棉花资源有限和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纯棉纱线进出口数量均出现同比两位数下降,进出口单价同比增长均高达60%左右,其中出口变化幅度较进口更为明显。而棉混纺纱线的贸易量占棉纱线总贸易量的比重也同比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
2011年1-2月我国棉织物贸易中,纯棉布的进出口同比均呈现量减价增,棉混纺布出口同比量价齐升,进口同比出现量增价减现象,说明国内的部分需求由纯棉转向棉混纺,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影响到进出口价格变化。从分品种的出口情况看,坯布、色织布(不含牛仔布)和牛仔布出口数量分别为2.73亿米、1.57亿米和0.86亿米,同比分别增长22.6%、12.9%和4.1%,出口单价均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除纯棉牛仔布出口数量出现同比12%的负增长以外,其余各类细分品种均为正增长。
东盟锁定第一大出口市场位置
2011年1-2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市场中,东盟凭借强劲的增长最终占踞榜首的位置,占我国内地出口比重接近20%,其进口市场仍保持首位;新兴出口市场中土耳其同比增长高达96%;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出现负增长,进口增速达130%,顺差减小势头明显;进口市场中,韩国超过欧美市场与我国香港市场持平,并以较高速度增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