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物流地产属于工业地产的范畴,指投资商投资开发的物流设施。其范畴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仓库、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而对于现代物流设施而言,不再等同于传统的“农民仓”—仅是为货品提供场地与遮蔽,使之不至于幕天席地而已,物流地产行业所经营的现代物流设施在建造标准、后期运营等远高于传统仓储设施。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物流地产行业并不存在高企的技术门槛,而相比单营物流地产业务的开发商,快递企业在客户资源和盈利压力、服务深化和现金流等方面都并不处于劣势,甚至领先。
物流地产优势 |
1、客户资源与盈利压力:快递企业可以从存量的物流客户中开发仓储用户,尤其集中于小型B端卖家、大型C端卖家。对于快递公司而言,不需要直接在仓储环节赚钱,其盈利合算更多是针对全配送环节的,只要仓储部分能够为全环节降本增效,则这一部分业务就是有意义的; |
2、服务深化:现代物流地产的客户往往需要地产开发商在仓储管理、货物配送、信息接入等方面与之深度合作,快递公司手中拥有物流配送的资源与经验,有利于深化服务、加强黏度; |
3、现金流:快递公司特有的收入结算方式使得其应收项目极少,因此现金流非常健康,一定程度上承担得其重资产模式。 |
居民日益增长的收入拉动了庞大的零售销售额增长。包括快时尚、耐用消费品、食品饮料、家居用品等在内的一切消费品催促着仓储需求的不断攀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跻身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
2017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7.18万亿,同比增长32.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5%。且每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

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中的物流保管费用从2016年的3.66万亿元增长到3.7万亿元,同时物流管理费用由2016年的1.47增长了8.3%至1.6万亿元。电子商务企业、消费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共同推动了仓储租赁市场的增长。
近几年社会物流总额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17年底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52.8万亿吨,同比去年增速10.06%。2018年1-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05.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单位物流成本持续回落,物流市场规模加速扩张而高端仓储数量依然保持低位运行。
当前中国仓储市场整体格局比较分散,市场集中度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在高标准仓储设施领域,普洛斯中国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其后包括嘉民、宇培、宝湾、易商等企业。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