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宁波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历经了20余年的资本市场发展之路,地产业也已进入了其下半场。传统的靠住宅开发、疯狂拿地做规模,似乎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而,在地产业的下半场中,龙头上市企业纷纷进行主动转型,力求在这场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2018年,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深圳下一个40年的开启之年。对于华润集团来说,这也是一极具意义的年份,因为其前身是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至今恰好80周年。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周期开始了。华润置地华南大区也在此次品牌发布会中明确:华润置地已逐步转型为“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
华润置地继续坚持“销售物业+投资物业+X”的商业模式,在2018年上半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2018年上半年华润置地实现综合营业额为437.8亿元,按年增长40.4%。其中,开发物业营业额为364.9亿元,按年增长42.5%;投资物业(包括酒店经营)租金收入为43.7亿元,按年增长22.1%。
上半年投资物业实现营业额43.7亿元,同比上涨22%。这其中购物中心营业额达30.7亿元,同比上增23.8%;写字楼营业额6.2亿元,同比上增21.3%;酒店业务营业额6.8亿元,同比上增15.8%。
截至2018年6月30日,华润置地在营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达到717万平方米,共有28个项目,布局全国20个城市。其中已开业万象城16个,五彩城/万象汇 12个(不含输出管理项目)。报告期内,杭州萧山万象汇成功开业,开业率达95%。
在7月18日华润置地华南大区2018品牌战略发布会中,华润置地除了明确将逐步向“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转型外,还进一步清晰了上述商业模式,使其更加具体化。除了传统住宅业务外,华润置地将持续开发写字楼、商业及综合体,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城市建设运营和产业创新等领域的土地投资拓展和业务发展,从而焕新其所布局的城市和城市中人们的生活。
不仅如此,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华南大区董事长孔小凯也表示,大区始终在规模与转型间寻求平衡,并已逐渐形成业内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规模之外,华润置地更注重高品质战略,从设计、工程到运营服务,让每个作品都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时,也在产业、人文艺术、科技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做出了更多的尝试,以更前瞻的战略思维和创新力,践行着“多元化、复合型”业务发展模式,这也是今天华润置地的核心竞争力。
伴随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规模化成为撇不开的情结,房企在业绩竞赛中加速奔跑,与此同时,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