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进入房地产和基础产业领域的各路资金迅速“退烧”。信托渠道融资规模“腰斩”,房企债券融资下降7成,美债提前赎回,让2016年的“吸金王”年底惨淡收官。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在紧缩性调控和监管条件下,房企资金难如前期般宽松,房企2017年需要做好过冬准备。
数据显示,进入四季度以来,房企通过信托渠道融资规模在9月达到高峰以后,迅速掉头直下。用益信托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68家信托公司共成立45只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规模仅为119.8亿元,较9月65只214.9亿元的体量,成立只数下降30.8%,规模上更是几近“腰斩”。11月房地产信托产品更是仅仅成立27只,融资总额为62亿元。其中,11月21日到11月30日10天时间内,房地产信托成立数量仅3只,融资额度仅为2.9亿元。
“除了今年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外,11月在成立规模上,可以说达到全年的谷底。”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表示,监管部门相继对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进行限制,信托出于对风险的顾虑也进一步收窄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此外,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明确表示政府违规出具的“担保函”无效,这对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发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信托收紧的同时,房企发债也同步收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截至目前,房企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融资达到了11156亿,历史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同口径上涨幅度达到了25%。但值得注意的是,从10月来看,融资总额仅为685亿元,11月融资额更是下降至288.3亿元,较9月的1160.44亿元、8月的1096.53亿元、7月的1223.76亿元分别下降75%、73.7%、76.4%。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债券是房企融资成本最低廉的方式,今年对市场爆发做了有力支撑。但自9月底,地方政府和高层接连推出一系列紧缩房市政策措施,上交所、深交所相继发文审慎确定募集资金规模、明确募集资金用途及存续期披露安排,明确房企债券募集资金禁用于购置土地,房企的债券融资难度明显加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元走强态势下,房企海外发债不但被遏制,更出现了大规模提前赎回。
11月28日,龙湖地产披露,其已于25日完成赎回2019年到期优先票据,赎回金额相当于票据本金额103.44%,此外加截至赎回日期(但不包括该日)的累计及未支付的利息的赎回价。11月15日,景瑞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于11月14日以2190万美元的总代价包括未付应计利息购买本金总额为2050万美元的部分2018年票据。不久前,花样年表示,公司近期于公开市场购买本金总额分别为650万美元及570万美元的2019年票据及2017年票据的部分。
张大伟说,人民币贬值突破6.9新关口,海外发债资金成本大幅高涨,房企加快赎回美元债步伐。据统计,仅11月来,房企提前赎回美元债务已经超过10亿美元,随着美元走强,房企赎回的速度还在加快。
而在涉房贷款方面,CRI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9月末增速为 34.9%,而在房地产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人民币涉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将震荡式收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赵慧峰表示,2016年三季度,房地产业金融环境指数为0.58,保持在偏松区间,较二季度略有降低,这也是2016年以来首次告别“宽松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房室副研究员高广春表示,2016年房地产公司债异军突起、明股实债绕开监管、定增井喷,给予了房企充足资金。但是,未来在紧缩性调控和监管条件下,房市降温、房企运营业绩走低甚至恶化是大概率事件,房企2017年需要做好过冬准备。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乐家栋也表示,货币环境发生变化,房企融资渠道受阻。市场景气度下滑,将大大影响房企投融资诉求。
对此,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直言,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对于房企来说,谁能借更多的钱、更便宜的钱、更长的钱,将是房企竞争的绝对优势。但是如果企业资产质量、运作能力都较差,那么高杠杆将使房企更快死亡。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