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编写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报告通过建立中国住房市场风险监测体系测度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深圳、厦门等成为住房估值风险最高的10个城市。
所谓“住房估值过高”,其实就是指住房价格脱离了实际价值,存在一定泡沫。报告从房价收入指数比、房价租金指数比、住房使用成本等几个维度衡量了35个大中城市住房的估值情况,得出了估值过高的结论。
尽管该报告认为全国楼市总体风险可控,主要指标没有超越风险控制线,但住房估值过高的现象仍值得重视,否则,轻则这些城市会出现房价增速下滑或房价下跌,重则会给经济、金融安全埋下隐患。
笔者认为,“住房估值过高”首先为35个城市的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因为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城市管理者有很大自主权来调控房地产,该报告指出,地方政府的消极调控是房价暴涨和市场恐慌的重要原因。
为何消极调控?答案很简单,即调控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但城市管理者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不积极调控的结果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如不积极调控房价会涨得更快,并积蓄更大风险。一旦房价大幅下跌,不仅是土地出让金收入会下降,其他房地产税费收入也会跟着下降。
其次,也为开发商敲响了警钟。城市住房估值过高,也意味着开发商经营风险较大。比如开发商高价拿地之后,一旦房价下跌,其销售的不确定性必然会随之增大,要么卖不出好价,要么卖不动。该报告也特别提示开发商,在这些城市应谨慎拿地、对哄抬房价要保持警惕。
同时,“住房估值过高”也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今年以来,个人购房贷款增长较快。目前来看,房贷是银行眼中的优质资产,但如果房价因为估值过高而出现大幅下降,其中蕴含的风险不容小觑。
此外,这也为购房人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刚需群体还是投资群体,在该报告所指的35个城市买房后客观上都会面临更大的房价下跌可能。要想避免“买贵了”,就必须谨慎购房。而问题是我国购房者确实存在“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房价越高购房人反而会越买,这种心理也需要及早回归理性。
总之,对于“住房估值过高”的现象应该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泡沫过大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