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热销报告:中国住宅开发行业市场发展格局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12-2016)
文章导读:楼市要急升,港府能做到的真的很有限。有说只要增加土地或楼房供应就可解决问题,但正如笔者前篇所述,除非供应剧增至如「八万五」,楼价有可能都杀不下 去,然后渐渐到该政策于滞后数年落实时,经济又退潮,多出来的楼房又会做成巨量浪费,加深楼市调整,届时又会有人站出来要求政府救市,没完没了。
港人港地政策近来闹得沸沸扬扬,有赞好的,亦有说效用不大,意见不一。政府愿意为市民谋求良好愿景作新尝试绝对是可喜的,但每一个决定都会涉及公帑,影响到各种资源是否更有效地运用,所以政策下来前我们有必要作更详细的检验──检验的最佳方法就是参考前人的实际经验,远胜于大众建在空中楼阁的估计。
有这样的「前人」吗?其实新加坡亦有类似的「星人星地」政策,当地政府还将之发挥至极致,让我们可以一窥如港人港地完成后的绩效。相信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有所谓的「组屋」,要在香港模拟的话较像香港的「居屋」。
以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数据看,组屋有超过八成新加坡公民(不等于永久住民,在新加坡,一手组屋只有公民可以购买,永久住民只可购买二手)居住,当中约九成半人拥有自己的物业,公民间可自由买卖,政府不干预二手价(较新的二手约比一手高一至三成),绝对是当地的主要市场,体现「星人星地」;另外,组屋的建构已经开展了40、50年,其成效足可让香港借镜。
一、港人港地能否令港人以较平价格买楼?
能够,如果有足够多。新加坡私楼及组屋升幅虽然差不多,但其实组屋二手价一直以来对私楼均有约五成折让,差距一直没有收窄。但人家的前提是:政府够疏爽、起得又够多。组屋为当地主要市场,一手极平(但同时限制极多),香港能达到吗?如果港人港地只占数个百分点,在大量港人「劲」争之下,折让能维持吗?
二、港人港地能否令「港楼」楼价更平稳发展?
这要看政府「平稳发展」的定义为何,如果政府根本是想遏抑楼价,对不起,以组屋的经验,它的价格还是会跟随大市上升的(如以1993年开始计,组屋升幅甚至比私楼更甚)。勉强set一个ceiling只会introduce inefficiency,即谁人可得到「折扣」并非以价格决定,而是以抽签决定,和现有居屋类似,除非够多。然而,如果政府以楼市波动性作指标,港人港地应可做到较平稳(组屋于1998及2008年私楼下跌时均发展均较平稳)。实际要计,新加坡私楼、组屋及香港私楼做完Linear regression后其residual的least square分别是803、459及1028,所以组屋统计上是较少波动的。
三、港人港地能否遏止炒家?
港人港地能遏止炒家的前提是认为内地人(或包括外国人)「炒起个市」,那香港人炒的又如何?内地人将来又有没有办法曲线炒港人港地楼?笔者相信,坊间已有大量文章分析,不赘。然而,笔者最想强调的是,炒家的出现是因为楼价暴升,并非相反(立论见前数篇),遏止炒家并不能遏止升市。难道于股市上升时禁止内地人买卖就可以遏制股市?市况要升,外国人只会扭尽六壬走合法「走后门」继续买。
四、港人港地会否令港人受惠?
直觉地说一件货品愈少功能(或愈多限制),相对于一件拥有全功能的货品应有折让,楼市亦然。但现在看来,折让并不是全部,实质价格亦很重要。如果普通私楼升至一个普通市民都买不起的程度,折让大有可能都只是徒然,何况香港已经有很多无限制买卖的私楼,「港地」的百分比肯定永远都追不上新加坡,难言达到每位港人都分得港地的宏愿;港人港地少,效用又成疑。
港人港地concept上会令港人好过一点,但其实港人的着眼点很大程度上和「买唔买得起」贵楼有关(例如沙士时就未见有人要求港人港地),然而,楼市要急升,港府能做到的真的很有限。有说只要增加土地或楼房供应就可解决问题,但正如笔者前篇所述,除非供应剧增至如「八万五」,楼价有可能都杀不下去,然后渐渐到该政策于滞后数年落实时,经济又退潮,多出来的楼房又会做成巨量浪费,加深楼市调整,届时又会有人站出来要求政府救市,没完没了。
所以,其实政府要解决的应是实质的住屋及港人拥有自置居所的民生问题,而非要协助市民购买有重度投资(甚至乎投机)成份及重度受经济周期影响的私楼(次按某程度上就是如此引发)。要解决前者,于现有机制上(大量)增建及活化买卖公屋居屋已可解决(坊间文章已有中肯分析),毋须特意加推港人港地,弄出更多大头佛。民生还民生、市场还市场,后者请让市场解决。
最后,楼房供应的确很难一蹴而就,要快(或加快adjust),政府或可尝试研究推出「期楼」或「期地」市场,让炒家炒得不易乐乎之余,又不至于影响民生及造成资源浪费,市场参与者亦有多一个渠道知道未来的供需数据,未雨绸缪。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