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

       内容提示:这次调查得房地产企业在品牌财务表现力得分均值为4.0059,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表现良好,但效率因素和增长因素还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表现力得分均值仅为1.7820,表明中国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水平相对较弱,品牌化经营是提升市场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化建设迫在眉睫,实现由财务规模主导的竞争思维向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效率优先竞争思维的转变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重要战略走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市场学会品牌管理委员会15日在京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竞争水平较弱;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区域呈鼎足之势,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四省市垄断行业发展;万科、恒大、保利引领行业发展;行业财务表现优秀,市场表现令人失望。

       该报告使用的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CBI)是能够反映中国自主企业品牌整体竞争力水平的体系,涵盖财务、市场、潜力及客户四个指标,研究样本为销售额行业前200名的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自主品牌。

       整体竞争水平较弱

       报告指出,根据中国178家房地产自主企业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CBI值为51.55。按照CBI的相对值意义解读,距离100分的较强竞争力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课题组成员、社科院研究员杨世伟说,如果将企业竞争划分为规模竞争、效率竞争和创新竞争三个阶段的话,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仍处于规模要素主导的第一阶段,虽然个别企业竞争水平已经处于效率竞争和创新竞争水平,但就中国房地产企业总体竞争水平而言,与技术创新和品牌经营的效率竞争和创新竞争阶段仍有很大距离。

       粤沪京浙四省市垄断行业发展

       报告指出,符合本次调研要求的178家房地产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区域,占据上市公司总数的98%,而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四个省份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6%,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集中分布于三大经济热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中南、华北地区的CBI均值分别为54.12、56.15,高于全国均值51.54。广东、北京、浙江三省市CBI得分分别为56.9、56.6和54.0,均高于行业平均值51.5,广东CBI得分最高,在众省份房地产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杨世伟说,房地产企业目前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之势,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仍处于竞争劣势,需要成长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带动区域地产行业的发展。

       万科、恒大、保利引领行业发展

       报告指出,根据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竞争力分级评级标准,对调查的178家上市公司进行分级评估,按照一般惯例分为五级,5A级企业3家,4A级企业17家,3A级企业87家,2A级企业50家,1A级企业21家。企业评级分布合理,呈橄榄形。

       杨世伟说,5A级房地产企业共有3家,包括万科、恒大、保利,占房地产上市公司总数的2%,但三家的营业收入为1324亿占178家营业总额的19%以上,三家企业的CBI均值为95.64,远高于行业平均指数值51.55,三家企业的品牌价值分别为244亿元、198亿元和173亿元,所以这三家企业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引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

       杨世伟说,值得关注的是,87家3A级企业和50家2A级企业,占据行业上市公司比重的77%。其平均指数分别为58.56和41.90,处于行业平均指数的上下区间范围内,两大集团基本代表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并且企业之间指数分布比较均匀,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财务表现优秀市场表现令人失望

       报告指出,由于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房价的不断攀升等因素使得各房地产企业近年来营业收入、净利润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这次调查得房地产企业在品牌财务表现力得分均值为4.0059,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表现良好,但效率因素和增长因素还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表现力得分均值仅为1.7820,表明中国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水平相对较弱,品牌化经营是提升市场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化建设迫在眉睫,实现由财务规模主导的竞争思维向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效率优先竞争思维的转变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重要战略走向。

       加大西北西南东北地区房地产行业发展

       针对CBI指数所反映的结果及问题,杨世伟提出了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首先,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仍处于规模要素主导的阶段,而品牌化经营是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注重品牌化建设,实现由财务规模主导的竞争思维向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效率优先竞争思维的转变。

       第二,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处于近乎寡头垄断的境地,21世纪中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房地产企业支撑其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应加大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加大中游房地产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并予以品牌化建设的指导。

       第三,中国房地产企业应加强市场竞争体系、客户服务体系以及品牌基础建设体系的规划和实践,尤其是注重成立专门的品牌规划部门,加大品牌定位体系、品牌文化体系、品牌质量监督体系、品牌客户服务体系以及品牌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以塑造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高客户忠诚度的品牌形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566亿元 其中老旧小区改造占比59%

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566亿元 其中老旧小区改造占比59%

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566亿元。其中,住房保障资金预算119亿元、城中村改造资金预算100亿元、老旧小区改造332亿元、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5亿元。从补助资金比例来看,老旧小区的改造占比最大,占到59%;而城中村改造只占18%,排第三。

2024年11月21日
2024年10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 同比降幅趋稳

2024年10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 同比降幅趋稳

11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或转涨、同比降幅趋稳,房地产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

2024年11月16日
全面降税高达千亿级! 我国保障性住房行业迎来政策、资金支持补助

全面降税高达千亿级! 我国保障性住房行业迎来政策、资金支持补助

11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包括优化住房交易契税政策,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新房价格环比稳中微升 二手房价跌幅收窄

我国新房价格环比稳中微升 二手房价跌幅收窄

11月1日,我国核心城市房价10月份走稳,新房价格环比稳中微升,二手房价跌幅收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6532元(人民币,下同),环比上涨0.29%,同比上涨2.08%。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4360元,环比下跌0.6%,跌幅较9月收窄0.1个百分点

2024年11月04日
9月全国70城新房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9月全国70城新房价格环比降幅略有收窄 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10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趋稳、同比降幅扩大。

2024年10月21日
多地派发家装厨卫“焕新”补贴 我国家装行业消费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多地派发家装厨卫“焕新”补贴 我国家装行业消费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近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加大,对家装厨卫等领域补贴作出细化安排。黑龙江、福建等地陆续宣布下发家装厨卫“焕新”补贴,进一步释放家居消费潜力。目前,各地的家装厨卫“焕新”补贴力度较大,基本按照产品成交价的15%到20%给予补贴,主要在线下家居卖场进行,有不少热销产品甚至已抢购一空。

2024年09月29日
以价换量”等策略带动下我国二手房成交量占比持续提升

以价换量”等策略带动下我国二手房成交量占比持续提升

8月份,这一趋势还在持续。中指数据显示,8月份(7月29日至9月1日),11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周均成交套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2.3%。当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

2024年09月04日
2024年1-7月我国房地产行业部分指标降幅继续收窄

2024年1-7月我国房地产行业部分指标降幅继续收窄

据统计,2024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41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6%,降幅比1月份至6月份收窄0.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3330亿元,下降24.3%,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2024年08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