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研究课题之一,西府颐园示范工程一直研究成品房装修标准,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有效搭接,尤其是研发保障性住房的配套体系以及部品标准。经过近两年的探讨、尝试,一份答卷正等待市场的检验。
装修标准化
早在2007年,西府颐园农民回迁楼项目就已经立项。彼时,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关注到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在住房供应中的重要角色,保障性住房开发也因此成为北京市建委的重要课题。据课题组负责人孙四海介绍:有关部门制定了开发方案,尽管起到技术向导作用,但住房关系千家万户,反应不一,争议颇大,因此完善的解决方案必须要案例分析与数据支撑。“如何在有限的开发成本前提下,建造高品质的保障性住房,是否装修到位及新能源利用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是课题组一直思考的方向。”
“对于保障性住房实现成品房全装修来说,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装修的适用、耐久、美观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同时利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参与项目的专家建议。
由于保障性住房是按照标准成批量开发,在部品产业化方面,几乎不涉及个性化需求,所以其所需的室内门、壁柜等可以指定同一规格尺寸,在设计、生产、安装中达到标准化和产业化,大大降低定制成本。
在装修过程中,大致可按功能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起到保护主体结构及美化结构面层功能的墙、地、顶面材及包括过门石、窗台板、踢脚板等;一类是保证居室内各种功能实现的部品部件,包括板材家具,如橱柜、玄关柜、壁柜、衣橱等,各分室门,陶制卫生洁具,基本电器,功能性五金件等。
新技术降低成本
“以产业化生产和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手段来降低保障性住房装修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在开发及装修过程中应用了很多新材料、新工艺。”中筑置业副总经理刘红介绍。
北京西府颐园农民自住房项目共计8栋楼,其开发目标之一就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全装修。在优化产品设计方面,是通过改变厨卫家具的柜体结构,即从板式箱体变成框式箱体,箱体材料采用蜂窝复合技术等设计,实现成本的降低。比如,模块化同层排水系统,可节约生活用水总量的30%以上;应用了木塑材料作为空调的栏杆及居室门;应用了蜂窝复合板代替传统的刨花板、密度板及木材作为橱柜台面及家具板材。与此同时,应用了光电、光热、光导等新能源系统和技术,使得保障房的建造和装修成本大幅降低。
据测算,通过集成化的综合管理,实现与建筑部品供应商一对一的采购关系,产业化、优化设计和应用新材料等手段,保障性住房的装修综合成本可以降低30%。
为了更好地满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要,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中筑置业对原有标准进行提升,比如配置了成品的衣柜和鞋柜,配置了油烟机、燃气灶、不锈钢水分及龙头,设置独立洗手间和成品洗手柜,采用了铝扣板吊顶等,成本上升到了570元/平方米。刘红表示,按照北京市建委的标准,保障性住房的装修标准是440元/平方米,可实现基本的功能需求。
此前,北京市规划委公布了《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筑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并规定了装修标准,如户门为钢质防盗保温门,屋内室门为木质门;洁具为节水型坐便器、洗手盆;灯具为节能灯;厨卫地面要防滑瓷砖,墙面也要瓷砖到顶。并要求保障房的居室空间要精细化设计,提高居住空间的实际使用率。
“但如何在有限的成本和利润的情况下开发高品质的保障性住房还没有经验可循,在对装修标准及各项技术应用的争议声中,西府颐园项目或许是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