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OLED面板打破技术壁垒后急速发展 未来将改变国外垄断局面

       2020年3月,合肥莱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研发出OLED生产所需的核心设备真空蒸镀机,国产OLED面板打破技术壁垒迎来急速发展。

       真空蒸镀机是OLED面板制造工艺的心脏。在OLED面板的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真空蒸镀机,越是高端的OLED面板,对真空蒸镀机的要求也就越高。此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生产的OLED面板一直无法与国外厂商媲美。而在国产OLED面板打破技术壁垒,国产真空蒸镀机能够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外国厂商垄断中国高端OLED面板市场的情况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国产真空蒸镀机研发使用对国产OLED面板市场造成的影响

方面

具体描述

填补空白

合肥莱德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OLED生产所需的核心设备真空蒸镀机,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利润上升

由于难以买到先进的真空蒸镀机,中国厂商在高端OLED面板领域难以与三星、LG竞争,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中国高端OLED市场被外国厂商垄断,大量利润被外国厂商赚走,而一旦国产真空蒸镀机能够投入使用,意味着国内厂商的利润空间将大幅上升。

打破垄断

目前,全球的高端蒸镀机主要由日韩企业等垄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掌握了高端蒸镀机的日本企业主导着整个OLED产业链的发展。国产真空蒸镀机的投入使用,外国厂商垄断中国高端OLED面板市场的情况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带动下游企业

随着柔性屏概念的兴起,真空蒸镀机显得愈发重要,在现阶段,OLED面板是最适合实现柔性屏的面板,将有机层蒸镀或涂布在塑料基衬上,就可以实现柔性屏,未来柔性屏市场也会得到加速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随着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国内企业开始投入巨资建设AMOLED生产线。未来2~3年内随着中国面板厂新增柔性AMOLED面板产线陆续投产,产能集中释放,据业内人士预测,2021年我国OLED产线月产能将超过450kpcs,占全球产能比例26%,2023年占比将近46%,三星、LG在OLED面板产业的垄断地位或将松动。

国内现有OLED产线情况

厂商

厂线

投资金额(亿元)

产能(K/)

投产时间

类型

京东方(B0E)

鄂尔多斯5.5代线

220

2

2014

刚性

成都6代线

465

48

2017

柔性

绵阳6代线

465

48

2019

柔性

重庆6代线

465

48

2020

柔性

福州6代线

465

48

2021

柔性

深天马

上海4.5代线

14

7.5

 

刚性

上海5.5代线

45.5

15

2016

刚性

武汉6代线(+)

265

37.5

2018

刚性/柔性

华星光电(TCL)

武汉6代线金3503

350

45

2019

柔性

维信诺

昆山5.5代线

45.3

15(10K5K)

 

刚性/柔性

固安6代线

300

30

2018

柔性

合肥6代线

440

30

2021

柔性

和辉光电

上海4.5代线

70.5

15

 

刚性

上海6代线(+)

272.28

30

20191月试生产,2021年达产

柔性

柔宇科技

深圳6 (5.5)代线

110

15

2018

柔性

信利

惠州4.5代线

63

30

2016

刚性

眉山6代线

362

30

2021

柔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国产OLED面板打破技术壁垒后,我国OLED产线月产能增加,国内OLED面板市场便迎来了急速发展。据数据显示,中国面板厂商在2019年出货总量为1.05亿块OLED面板,较上年相比有显著增长。其中京东方OLED面板出货量为3910万块,比上年同期暴涨700%!另外,京东方预计2020年的OLED面板产能将达到之前的2-3倍,提升200%以上。

2018年-2019年我国OLED面板出货量情况

 数据来源:Omdia

       而在OLED智能手机屏幕领域,为了扶持国产OLED屏厂商发展,国产手机厂商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纷纷采用国产OLED屏幕,不止如此,国产OLED屏也得到了外企苹果公司的高度认可,京东方与GIS合作开发的OLED屏幕或将应用于5.4英寸的iPhone12。随着我国京东方以及维信诺等企业OLED屏幕的量产,至今中小尺寸OLED屏幕已实现自给自足,韩系厂商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

       而国家工信部也发布政策,为国产OLED面板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将助力国内显示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建设产业生态链。

2020年下半年及未来国产OLED市场发展参考方向

序号

内容

01

紧随国家红利政策,全行业协同发展,发挥产业优势。

02

持续加强自主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研发能力。

03

加强与海外公司合作,不断推动技术交流,深层次参与到行业竞争中。

04

鼓励国产终端厂商积极采用国产面板,倒逼推动国产OLED产业链升级创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行业技术的提升、5G商用的助力以及下游市场OLED面板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预见未来全球面板市场,中国将打破垄断局面,韩国和中国本土企业或将占领全球面板市场的主要份额。(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OLED面板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首款支付智能眼镜发布 支付宝赋能无手机支付新体验

全球首款支付智能眼镜发布 支付宝赋能无手机支付新体验

6月17日,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宣布,其智能眼镜产品Rokid Glasses正式集成支付宝“看一下支付”功能,成为全球首款支持支付功能的智能眼镜。这一创新旨在解决用户双手忙碌或不便操作手机时的支付痛点,推动智能眼镜进入支付时代。

2025年06月19日
中国成功研制国际首支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 实现关键设备自主可控

中国成功研制国际首支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 实现关键设备自主可控

6月8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我国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成功研制出国际首支P波段324兆赫兹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射频器件领域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2025年06月10日
工信部拟出台儿童手表强制性安全标准 多项措施规范市场发展

工信部拟出台儿童手表强制性安全标准 多项措施规范市场发展

5月14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儿童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针对3至14岁儿童使用的智能手表,从电池安全、网络安全、防沉迷、付费管控等多维度提出严格技术要求,其中明确禁止预置生成式语音问答应用程序,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2025年05月16日
2025年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 出口持续回升

2025年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 出口持续回升

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1-2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持续回升,效益有所下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025年04月07日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3月26日,2025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发布的《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版)》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主要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长5.37%,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025年03月28日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3月20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Nvidia)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约5000亿美元采购美国制造的芯片和电子产品。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采购总计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并强调这些产品可以在美国本土生产。此举旨在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逐步将供应链从亚洲

2025年03月22日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1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11月同比增长9.3%。

2025年01月03日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12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2024年12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