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手机芯片产业迎突破 弯道超车或有戏?

  中国手机芯片近日受到高度关注。“苹果和长江存储谈判,或首次应用中国闪存芯片”的消息为中国手机芯片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华为全球首发5G芯片,也使得5G概念股拉升。经过多年积累,国产手机芯片已初露峥嵘。不过,目前,全球手机芯片产业仍被高通等几家企业牢牢掌控,国内厂商在研发投入、专利积累等方面差距仍然巨大。但在5G和人工智能两大风口上,中国手机芯片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非空想。

  国产芯片迎突破,苹果要用中国芯?

  近日,一则消息让中国芯片行业为之一振。据报道,苹果公司已开始和中国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谈判,计划向对方采购NAND闪存芯片,用于iPhone。一旦双方能够就此达成协议,iPhone就将首次采用来自中国厂商的闪存芯片。这无疑是中国手机芯片的一座里程碑。

  受此影响,国产芯片概念股近日连续大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向好。2月22日芯片国产化指数大涨3.51%,个股全部收获红盘,紫光国芯、阿石创等多只芯片概念股应声涨停。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37家芯片相关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全年业绩预告,27家预喜,预喜比例高达72.97%。

  长期以来,手机芯片一直是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阿克琉斯之踵”。全世界前十大手机品牌中,中国品牌已占7席。绝大多数国产手机制造商仍完全依赖芯片进口。目前,中国芯片年进口额约为2000 亿美元,是国内最大宗进口产品,而作为市场需求接近全球的1/3国家,中国自己的芯片产值却仅占全球的6%至7%。若苹果用上“中国芯”,将提升中国芯片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加速芯片国产化进程。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手机芯片已进入从无到有,初步站稳脚跟的阶段。国产手机自主芯片海思、米果、展讯阵队浮现。华为全资子公司海思已经成功开发出100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并申请专利500多项。小米2016年2月以“松果”品牌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的芯片“澎湃 S1”,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4家拥有自主研发手机芯片的手机厂商。

  脚跟基本已站稳,差距仍在

  由于芯片设计和制造产业链条封闭性强,技术和资金门槛高,因此在业内已形成寡头垄断的情况下,中国厂商作为后来者想要取得突破难度很大。虽然破冰之日可能近在眼前,但中国手机芯片在整体上仍旧与高通等国际巨头有较大差距。

  要打造强大的“中国芯”,离不开中国手机厂商在芯片研发上的巨额投入,然而目前具备技术实力与财力的国内厂商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国际芯片巨头在专利积累方面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所有采用相关技术的手机企业都要获得授权,使得国产中高端手机制造受制于人,也造成了国产手机在制造成本上的不由自主,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SOC芯片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人才储备则是另一个大问题。由于起步较晚,中国手机芯片产业缺少核心技术和人才的困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业内预测,2020年中国芯片行业需要的人员规模是70万人,但2017 年中国芯片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14万人,人才储备缺口较大。

  追上对手甚至实现“领跑”才是“中国芯”的追求。想要弯道超车,就需要在新的领域取得优势来抹平财力、专利、人才等多方面的差距。

  两机遇浮现,弯道超车或有戏

  芯片研发就像一场赛车,巨大的后发劣势让直道上的追逐变得毫无胜算,然而现在弯道出现了,并且不止一个。

  5G商用是第一个“大弯道”。“手机芯片的更新换代是5G最大的技术瓶颈,芯片技术是5G商用的关键节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5G终端芯片方面的研发相对滞后,这给了国内厂商很好的超越机会。

  国内厂商目前已在5G芯片研发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2月25日,华为正式发布首款基于3GPP标准的5G调制解调器Balong 5G01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中兴通讯已推出业界最轻最小的5G AAU,目前正携5G全系列产品进行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并率先完成了设备入场及端到端业务调试。如果中国手机芯片能保持目前的势头,那么在5G商用后将获得明显优势。

  人工智能芯片则是中国手机芯片“弯道超车”的另一个机会。人工智能有助于打破智能手机的创新瓶颈,并将与5G产生深度结合。手机芯片中是否集成人工智能处理器已成为未来全球手机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点。

  面对新机遇,中国在顶层设计层面为芯片产业描摹了清晰蓝图,《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等政策利好不断。另一方面,中国在整体技术环境的支持上发力,制造商的芯片研发上投入也在加大。

  未来几年,能否抓住5G商用和人工智能等带来的机遇期,将成为中国手机芯片是否逆袭的关键。万事俱备,只待超车,中国手机芯片在2018年有望给业界带来更多惊喜。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 出口持续回升

2025年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 出口持续回升

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1-2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1-2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出口持续回升,效益有所下滑,投资增速小幅回落,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025年04月07日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3月26日,2025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发布的《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版)》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主要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长5.37%,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025年03月28日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3月20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Nvidia)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约5000亿美元采购美国制造的芯片和电子产品。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采购总计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并强调这些产品可以在美国本土生产。此举旨在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逐步将供应链从亚洲

2025年03月22日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1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11月同比增长9.3%。

2025年01月03日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12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2024年12月13日
中国芯片起正当时!2024年1-10月芯片出口再创新高 且行业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中国芯片起正当时!2024年1-10月芯片出口再创新高 且行业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拿下了全球50.2%左右的芯片市场份额。之后再是韩国13.8%,欧盟12.7%,日本9%、中国大陆仅仅只有7.2%,中国台湾7%。

2024年11月21日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创新高!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已显现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创新高!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已显现

而《报告》数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巨大,预计将交付1.9万台,市场价值将超3000亿美元,市场份额将超全球五分之一。全球商用涡扇发动机交付量可能达到8.7万台以上,交付价值约1.5万亿美元。到2043年,中国商用涡扇发动机机队规模有望增长至2.1万台以上,其中窄体飞机发动机约1.6万台,宽体飞机发动

2024年11月16日
百度首款眼镜发布 我国AI眼镜行业将迎来新市场格局

百度首款眼镜发布 我国AI眼镜行业将迎来新市场格局

2024年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现场,百度发布首款眼镜——小度AI眼镜,称该产品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具备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功能。

2024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