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内燃机行业运行稳定 绿色环保技术受追捧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销售月报》重点企业数据显示,数量方面,今年9月完成内燃机销量466.60万台,同比增长0.02%,累计完成3892.08万台,同比累计下降7.73%;功率方面,9月完成2.15亿千瓦,同比增长25.52%,累计完成功率17亿千瓦,同比累计增长11.06%;9月内燃机销量较8月有大幅增长,乘用车用、商用车用及摩托车用内燃机涨幅明显,仅农机用、船用、发电用内燃机环比下降;柴油机销量持续低位徘徊,汽油机总体小幅下降。

  9月内燃机行业出口总金额10.75亿美元,同比下降7.69%;累计出口金额99.59亿美元,同比下降6.77%。9月内燃机行业进口总金额7.37亿美元,同比下降6.28%;累计进口金额66.92亿美元,同比下降10.70%。

  行业运行平稳

  从燃料类型来看,9月,柴油机销售39.77万台,同比下降43.91%,累计销售362.19万台,同比累计下降30.22%;汽油机销售426.82万台,同比增长7.91%,累计销售3529.76万台,同比累计下降4.56%。

  从配套市场来看,截至9月,乘用车用、商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量良好,其他细分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降幅。乘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售1479.87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3.19%;商用车用内燃机累计销售255.47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3.30%;工程机械用内燃机累计销售34.74万台,同比累计下降2.26%;农用机械用内燃机累计销售256.20万台,同比累计下降41.02%;船用内燃机累计销售1.84万台,同比累计下降48.52%;发电机组用内燃机累计销售127.49万台,同比累计下降11.36%;园林机械用内燃机累计销售249.75万台,同比累计下降7.04%;摩托车用内燃机累计销售1455.31万台,同比下降17.63%。

  受柴油机排放标准由“国二”升“国三”的影响,部分企业在国三公告未申请下来的情况下,除出口产品外,其他国二产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对原国二产品占比较高的单缸柴油机行业而言,销量持续走低。9月,单缸柴油机累计销售93.19万台,同比累计下降60.13%。整体来看,行业企业正积极进行国三产品升级,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

  在多种政策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下,多缸柴油机累计销量降幅逐渐减少,但农用柴油机降幅仍较大。9月,多缸柴油机企业共销售269万台,同比累计下降5.75%。在多缸柴油机众多配套领域中,商用车占比最大达到63.51%,9月累计销售170.83万台,同比累计增长9.63%。多缸柴油机配套的其他领域中,农用柴油机受国二升国三影响最大,销量同比降幅达到43.92%。从出口方面看,内燃机整机9月出口数量108.8万台,同比增长0.89%,金额3.25亿美元,同比增长6.59%。累计出口数量1115.8万台,同比下降2.63%,金额29.0亿美元,同比增长0.16%。

  内燃机整机9月进口数量14.3万台,同比下降27.89%,金额3.6亿美元,同比下降0.86%。累计进口数量116.3万台,同比下降17.41%,金额31.6亿美元,同比下降8.01%。

  绿色环保是趋势

  未来,内燃机行业将趋于更加理性环保的健康发展模式,内燃机是目前和今后实现节能减排最具潜力、效果最为直观明显的产品,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作为主流动力机械的地位不可动摇。实现我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的总目标,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未来四年是内燃机行业将迎来全面升级的时期。

  从生产制造的高端观察,当前,内燃机测试技术与装备严重缺失和落后,这是制约我国内燃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掣肘。长期以来,我国内燃机行业的生产制造、试验检测等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依赖国外的现象非常严重,关键测试设备和仪器绝大多数需要进口解决,严重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发展。

  据悉,面对内燃机产品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和细微颗粒物等各种物质对大气环境的严重影响,发达国家内燃机制造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关注点已经从控制内燃机有害物质排放转向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从欧盟制定的汽车排放法规可以很明显看到,2020年起新生产的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从目前的130克/公里降低为95克/公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正在取代有害物质排放法规成为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东茹表示,“应将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在绿色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节能减排降噪技术上。绿色制造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以最少资源投入实现最高附加值产出的‘资源效率’概念的提出,较好地实现了‘绿色’与‘利润’的融合,也符合企业需求”。

  “十三五”期间除了在环保绿色制造的技术提升上,在设计生产技术的创新、国内品牌企业走出去、行业监管的完善方面都将更上一层楼。

  在“十三五”规划中,整个内燃机行业要以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为重点。积极响应以环境友好型建设为目标,倡导绿色生产和再制造等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对于绿色制造曾这样说,“为了顺应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倡导,整个内燃机行业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注重可替代燃料的研发,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机动车和内燃机排放法规。加速实现内燃机先进制造,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使用效率,全面提升清洁高效的加工工艺水平,推广智能化生产,实现绿色生产。推广适于替代燃料内燃机专用润滑油和非常规排放后处理技术,开展新型替代燃料燃烧技术研究,深化替代燃料发动机与现有发动机制造体系的兼容。”

  与此同时,各个内燃机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政策的助力下,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内燃机产业,为全球内燃机企业提供产业链服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3月26日,2025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发布的《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版)》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主要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长5.37%,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025年03月28日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3月20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Nvidia)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约5000亿美元采购美国制造的芯片和电子产品。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采购总计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并强调这些产品可以在美国本土生产。此举旨在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逐步将供应链从亚洲

2025年03月22日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1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11月同比增长9.3%。

2025年01月03日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12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2024年12月13日
中国芯片起正当时!2024年1-10月芯片出口再创新高 且行业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中国芯片起正当时!2024年1-10月芯片出口再创新高 且行业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拿下了全球50.2%左右的芯片市场份额。之后再是韩国13.8%,欧盟12.7%,日本9%、中国大陆仅仅只有7.2%,中国台湾7%。

2024年11月21日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创新高!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已显现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创新高!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已显现

而《报告》数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巨大,预计将交付1.9万台,市场价值将超3000亿美元,市场份额将超全球五分之一。全球商用涡扇发动机交付量可能达到8.7万台以上,交付价值约1.5万亿美元。到2043年,中国商用涡扇发动机机队规模有望增长至2.1万台以上,其中窄体飞机发动机约1.6万台,宽体飞机发动

2024年11月16日
百度首款眼镜发布 我国AI眼镜行业将迎来新市场格局

百度首款眼镜发布 我国AI眼镜行业将迎来新市场格局

2024年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现场,百度发布首款眼镜——小度AI眼镜,称该产品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具备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功能。

2024年11月13日
头部厂商业绩发布 集成化、5G技术成射频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头部厂商业绩发布 集成化、5G技术成射频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在上表所列企业中,已上市企业包括卓胜微、唯捷创芯、艾为电子、飞骧科技、慧智微、麦捷科技、富满电子、韦尔股份、三安光电、信维通信、顺络电子,其中韦尔股份、三安光电、信维通信、顺络电子射频芯片业务占主营业务较少。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