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如何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建立领导地位

   中国被视为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家,长期以来占据着全球各行各业高管会议议程的首要位置。中国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力争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建立领导地位。

  选准切入点 关注商业模式

  中国在进入不同的市场时会采取不同的战略,具体取决于中资企业和国际企业在技术领导力、知识产权(IP)和市场方面的控制权。为了提升竞争地位,中国通常会尽可能多地控制需求并获取宝贵的知识产权。当然,任何行业在这一框架中的位置均不是恒定的,并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想要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领袖,中国厂商必须在技术和生产成本上赶超外国厂商。

  首要的问题是选准市场切入点:存储、逻辑还是模拟芯片?研发设计主导、晶圆代工还是集成设计与制造的商业模式?每一种都对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需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来维持领先地位。而这些要素都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这对市场领导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市场挑战者而言,即便资金雄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很大。

  晶圆代工:中国的最大挑战可能是领先的制造工艺。因为从目前来看,即便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研发设计公司,也需要到国外实现芯片的生产。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东南亚、中东和其他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的经验。过去三十年,这些基金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培养可以与台积电和三星等市场领导者相抗衡的企业。虽然这些投资的最终结果尚无定论,但是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中国已经开始围绕低成本设备建设一个强大的生态圈,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国内厂商也在不断加强他们的能力,从组装到系统级设计再到芯片级设计。这个生态圈不一定需要顶级的生产能力,而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可能成为晶圆代工的不错选择,因为它虽然比领先技术落后一到两代,但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无晶圆逻辑设计:逻辑器件设计产业对于中国的关键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更有战略和安全方面的意义。在逻辑器件设计方面的强势地位可以提升中国为电信、金融等敏感行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从而摆脱对其他国际供应商的依赖。

  通过展讯通信和海思半导体这两家无晶圆设计公司,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取得了意义非凡的进步。同时,受到增速放缓和研发成本上升困扰的高通和英特尔也一直在寻找能够维系自己逻辑设计业务增长的方法。逻辑器件设计同样也是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等新一代应用的关键平台。中国曾在移动通信领域部署TD-SCDMA,现在,中国可能会考虑采取类似的行动,推行自己的平台。

  存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日本、韩国先后占据了存储行业的领先地位,因此,就占据优势地位而言,这个市场对于中国更具吸引力。尽管目前没有中国企业拥有存储行业的尖端科技,但是中国已经对这一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兴趣。

  模拟:物联网相关应用的崛起导致传感器、电源管理器和信号处理器等元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这或许是中国企业的另一个机遇。中国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方面的积极投入极大地刺激了模拟芯片企业进入中国。同时,这个行业的分散性让中国有机会进行选择性的整合,也给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提供了投资研发200毫米模拟晶圆的机会,这也符合为物联网技术提供产能的主题。

  合作共赢 寻长期合作伙伴

  中国有着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谋求更重要角色的决心。中国半导体企业已经得到了一系列机会,他们的选择大多是寻求合作伙伴,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此为成功打下基础。

  首先,通过自然增长来实现规模化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中国企业应当寻求合作伙伴(通常是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乐于接受资金并能从进入中国市场获利的企业),或者是寻找机会收购想离开行业或有转让计划的国内外公司。

  其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应当注重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相比低成本的单纯知识产权转让,联合开发、改造和生产能够融入中国生态系统的技术,能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再次,还应当寻求并购机会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地管理知识产权问题,并有效地实行并购后的整合计划,以此来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和人才的保留。在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市场,任何失败的并购都会加大未来并购交易的难度。

  最后,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一个极具针对性的方案比宽泛、通用的方案更有可能成功。成功企业将以解决中国市场供需缺口中的特定细分市场为自己的战略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引导。随着中国市场不断进化和快速增长,成为生态系统领域某一特定方面的专家往往能够创造持久的价值。(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陆原、凯文·米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阶段 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3月26日,2025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发布的《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版)》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主要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长5.37%,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行业正经历从外需拉动向内外双循环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

2025年03月28日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英伟达将斥5000亿美元采购电子产品 正计划构建大规模数据中心芯片集群

3月20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Nvidia)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约5000亿美元采购美国制造的芯片和电子产品。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采购总计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并强调这些产品可以在美国本土生产。此举旨在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逐步将供应链从亚洲

2025年03月22日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2024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益稳定向好 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及出口表现亮眼

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1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11月同比增长9.3%。

2025年01月03日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2024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突破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

12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2024年12月13日
中国芯片起正当时!2024年1-10月芯片出口再创新高 且行业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中国芯片起正当时!2024年1-10月芯片出口再创新高 且行业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拿下了全球50.2%左右的芯片市场份额。之后再是韩国13.8%,欧盟12.7%,日本9%、中国大陆仅仅只有7.2%,中国台湾7%。

2024年11月21日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创新高!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已显现

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订单创新高!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已显现

而《报告》数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巨大,预计将交付1.9万台,市场价值将超3000亿美元,市场份额将超全球五分之一。全球商用涡扇发动机交付量可能达到8.7万台以上,交付价值约1.5万亿美元。到2043年,中国商用涡扇发动机机队规模有望增长至2.1万台以上,其中窄体飞机发动机约1.6万台,宽体飞机发动

2024年11月16日
百度首款眼镜发布 我国AI眼镜行业将迎来新市场格局

百度首款眼镜发布 我国AI眼镜行业将迎来新市场格局

2024年11月12日,百度世界2024现场,百度发布首款眼镜——小度AI眼镜,称该产品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具备第一视角拍摄、边走边问、识物百科、视听翻译、智能备忘等功能。

2024年11月13日
头部厂商业绩发布 集成化、5G技术成射频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头部厂商业绩发布 集成化、5G技术成射频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在上表所列企业中,已上市企业包括卓胜微、唯捷创芯、艾为电子、飞骧科技、慧智微、麦捷科技、富满电子、韦尔股份、三安光电、信维通信、顺络电子,其中韦尔股份、三安光电、信维通信、顺络电子射频芯片业务占主营业务较少。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