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平台化运营,电信运营商更应该迎难而上

  运营商依靠一个应用来打天下的机会越来越少,不仅仅是语音不行,流量也不行,都知道运营商必须在应用上有所突破,可突破起来谈何容易,运营商的优势是用户多、资金多、还与通信网络近水楼台,所以,如果不越俎代庖的做平台,为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创业者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也许是很好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平台运营就是为用户提供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是一个现实的或者虚拟的空间,其核心是通过提供用户所需的资源、能力、业务,为用户带来价值。因此,只有让用户的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强、服务质量更高、盈利能力更好,平台的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

  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数动辄数亿,单个业务的用户也很简单的就成百万千万,在如此规模的用户之下,需求长尾不可避免,这就成为了打造开放性平台的最有优势的基础条件。对于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而言,其价值还体现在另一端客户的数量和质量。因为双边市场具有明显的交叉外部性和价格非对称性,即一端用户的数量和交易量受到另一端用户数量的影响,且总价格在两端的重新分配将对平台交易量产生影响。电信运营商有足够的能力一手托两家,或者一手托千万家,营造成多赢共和的平台局面。

  有专家认为,电信运营商可以推出业务交易型平台或能力开放型平台,前者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了交易的平台,后者为开发者提供生产应用的基础支撑,不同的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自身实力与资源特点有选择的建设。

  不过,面对业务交易型平台的两种发展模式,电信运营商都有点心有余力不足。一种是将一项杀手级应用或业务发展为基础平台,以该业务为核心并向外延伸,容纳大量的第三方应用,典型代表是腾讯QQ。另一种是关注标准、核心技术,先建立一个可以承载大量交易和应用的平台,然后聚集第三方应用,并在平台发展的同时,逐步推出自有的业务,典型代表是淘宝、Google的android。

  运营商要想做成平台,首先必须自己有汇聚资源的能力,这就要求至少有一个杀手级应用,构成对用户的强烈吸引力,由此带来资源汇聚的眼神释放、延展ICT产业的价值,使这个产业具有无以伦比的弹性与发展空间。例如,苹果公司的iTunes可供用户使用下载的乐曲高达数十万首,囊括了数千家唱片公司的作品;淘宝网的平台开放计划可供任意第三方网站、商家进行关于交易的二次开发;Google在各类网站的搜索引擎嵌入,不仅为第三方提供了新的营收来源,同样也扩展了信息搜索的增值空间。以前,中国移动的飞信、中国电信的易信等也许有这样的能力,但现在显然错过了时机,未来要看是否抓住融合通信与VoLTE的发展机遇了。

  当然,智能终端也许是平台化运营的不错的选择,包括智能手机、手表手环,特别是未来的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设备。运营商可以根据多元化的应用,通过智能终端平台满足用户在信息获取、社交、娱乐、导航等方面的需求,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实力不济的家庭共享需求方面有很好的机会。面对人工智能大潮,拥有科大讯飞这样的优势语音识别技术就可以嵌入到各种设备和应用之中,从而一步直达用户需求,实现了对互联网应用的曲线超越。

  对于运营商而言,虽然依靠杀手级应用带动的平台模式有点勉为其难,或者还需要等待机会,但基于自身的基础能力建立“基础设施”平台,作为平台提供者而非主要参与者还是有相当的机会,这也是目前很多运营商正在做的事情。

  资料显示,英国电信通过Mushup等界面标准工具,可供第三方集成自己的话音、带宽、信令控制、交换等能力,从而生成新的应用,与此同时使自身的带宽能力得到广泛的部署运用;Google的卫星地图服务可供第三方开发者调用,可以便利地嵌入到各类娱乐、旅游、安防、调度的信息化应用之中,同时也使自身的信息搜索与适配能力无所不在;微软通过对操作系统底层资源调度API的开放,以及供软件开发者使用的程序语言标准的扩散,牢牢地把控着价值链主导者地位。

  中国移动曾经运营过“移动梦网”,那只是一个支撑业务的大平台,起步很快也相当有影响力,这也证明了这种应用平台模式的生命力,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放弃,失去了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机会。

  我们也看到,建设基础设施这种平台看似能力充分且拥有足够的前景,但在实际运营中却是困难重重,至今成功者很少。即便如阿里云这样的成功者,也一样是在自身业务集群成功之后才有可能向外推广,最终成就大平台的价值链。如果没有双11的成功,阿里云即便再想外界宣传其能力,也很少会有其他的应用搭建在阿里云之上,更不会有如今的机遇YUNOS的互联网汽车。

  所以,即便搭建应用平台的难度很大,运营商也不应该放弃,或者选择避重就轻的能力提供捷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运营商才有打破互联网企业牢笼的可能。

  运营商的平台化运营过程之中,在自身原有的价值链定位基础上,通过把自身能力“基础设施化”、公共化,实现从单一功能向平台承载的商业模式转型,就必须向目标用户展示自己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或其它先发优势,从而形成资源集中的吸引力,造成万众来投的有利局面。

  总之,电信运营商拥有其他企业梦寐以求的大数据资源,还拥有数量最大的用户群体,完全有能力构建开放的平台和能力的共享,只要将平台打造的更广泛、更便捷,让自身的基础资源被调用、被依赖的程度更高,平台化战略就会生成强大的生态体系,从而完成通信运营企业的平台化转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2024年Q2华为市场份额第一 整体市场中搭载AI技术产品销量大增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2024年Q2华为市场份额第一 整体市场中搭载AI技术产品销量大增

2024年Q2中国市场折叠智能手机各品牌销量排名来看,其中华为市场份额35.2%,同比上升1%,位居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第一;Vivo则凭借新机vivo X Fold3系列,以31.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OPPO因其新机上市周期延长份,市场份额同比下滑5%,以11.1%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三。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统一大市场下“互联互通”为新趋势

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统一大市场下“互联互通”为新趋势

据了解,9月27日开始,消费者通过淘宝购物时,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了。微信支付方面表示,后续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也可在微信内查询支付凭证、用户账单等操作。消费者体验发现,在淘宝完成商品选购后,在支付页面选择“微信支付”,即可完成支付,全程体验与其他支付工具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微信支付”功能,需要更新至最新版的淘

2024年10月08日
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 创近三年新高

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 创近三年新高

近日,Counterpoint发布了2024年Q2各地区市场智能手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为三年来最高的同比增长率。

2024年09月13日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 预约人数超百万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 预约人数超百万

9月10日下午,全球首个商用三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正式发布。手机还未正式上市时,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好奇的目光,自9月7日开启预订,将于9月20日10:08全面开售。截至9月10日19时45分,华为商城显示,预约人数已突破435万,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2024年09月12日
2024年1-5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2024年1-5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1—5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79亿元和45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4%和3.2%,共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3%,占比较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2024年06月27日
2024年国产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激增 一季度华为与荣耀领跑

2024年国产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激增 一季度华为与荣耀领跑

6月6日消息,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9%,这是自六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中国手机品牌在这波增长中表现尤为突出,华为和荣耀的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分别实现了显著增长。

2024年06月13日
Claude3	问世 AI算力行业商业化应用或将迎来更多可能

Claude3 问世 AI算力行业商业化应用或将迎来更多可能

2024年3月4日,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宣布发布其最新的通用大语言模型Claude3。据悉,Claude3系列大模型,其功能最强大的模型在各种基准测试中均优于OpenAI的GPT-4 和Google的Gemini 1.0 Ultra,是在AI算力行业上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2024年03月08日
2023年我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1倍  且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2023年我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1倍 且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近年来折叠屏手机在硬件技术和软件系统应用上不断改进优化,以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且市场热度非常可观。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这是自2019年首款折叠屏手机上市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连续4年同比增长超过100%。

2024年02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