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电信3G资费不下调 视情况洽谈引入iPad

摘要

    5月26日早间消息,中国电信CEO王晓初周二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评估市场对苹果iPad的反应,随后再决定是否与苹果就在中国引入iPad举行会谈。

   正文

    中国移动CEO王建宙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中国移动有兴趣在中国市场推出iPad平板电脑。而中国联通副总经李刚也在本月表示,正洽谈引入iPad事宜,但具体时间未定。

    iPad在美国本土的火爆销售导致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亮相推迟。仅一个月内,美国国内就售出100多万台iPad。

    5月28日iPad将首先登陆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士、英国等海外市场。

2008-2010年电信增值企业上市辅导与实施方案咨询报告

    王晓初周二出席股东大会后还表示,虽然竞争加剧,但公司没有下调3G资费的打算。中国联通(ChinaUnicomLtd.)已经调整了3G资费方案,包括推出更加便宜的3G套餐、把iPhone合约价降低约人民币1,000元等。

    王晓初曾在3月份表示,中国电信会继续努力实现手机业务扭亏为盈,并预计该业务将在2011年恢复盈利。

    王晓初称,中国电信今年有望新增3G用户800万。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拥有3G用户407万。

    他表示,公司每月约六分之一的新增用户为3G用户,每3G用户平均收入超过人民币80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二次号码焕新”服务成效显著 已累计服务用户超430万

我国“二次号码焕新”服务成效显著 已累计服务用户超430万

10月2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数据显示,旨在解决手机号回收再利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覆盖超过230款主流应用,累计处理解绑申请2.6亿次,服务用户超过430万人。

2025年10月30日
吉利星座再次成功发射 我国低轨卫星物联网行业建设加速 民营力量正崛起

吉利星座再次成功发射 我国低轨卫星物联网行业建设加速 民营力量正崛起

2025年9月9日03时48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再次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将吉利星座第五轨卫星发射升空,所有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25年09月10日
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59.8万个 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

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59.8万个 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

8月27日,在陕西举行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介绍了我国信息通信业的最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6.4万个,5G工业网关、路由器等终端设备种类突破百款。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在5G-A和6G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位居

2025年08月28日
中国电信已成功完成6G天地一体化原型测试 关键技术指标首次曝光

中国电信已成功完成6G天地一体化原型测试 关键技术指标首次曝光

2024年11月19日,中国电信宣布,其自主研发的6G原型样机已成功完成天地一体化关键技术测试。此次测试严格遵循IMT-2030(6G)推进组标准要求,重点验证了单终端、多终端的数据与语音业务性能,以及移动场景下的链路稳定性。

2025年06月09日
GSMA预计2030年中国移动经济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 数据流量将翻四倍

GSMA预计2030年中国移动经济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 数据流量将翻四倍

4月10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北京发布《中国移动经济发展2025》报告。报告预测,到2030年,移动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将为中国经济贡献2万亿美元。5G及其生态系统将全面惠及中国经济千行百业,其中,制造业在2万亿美元的贡献更将高达40%。

2025年04月12日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增长7.1% 实现自2021年以来最高增长率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增长7.1% 实现自2021年以来最高增长率

近日,根据最新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达到3.28亿部,同比增长2.8%,智能手机市场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2025年02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