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手机邮件市场将进“莓花三弄”时代


  艾瑞市场咨询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手机邮件用户量将保持年均7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明年将达110万用户,2010年则有望增长到280万户。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除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相继推出“黑莓”和“红莓”业务,用友移动“优莓”业务也在今年年中正式亮相,这意味着国内手机邮件市场即将进入全新的“莓花三弄”时代。

  黑莓酝酿年底全面出击

  从1999年加拿大RIM公司在内地注册“黑莓”商标起,黑莓业务抢滩中国市场的8年进程可谓一波三折。直到10月下旬,RIM公司与阿尔卡特-朗讯签署了在中国市场分销智能手机的战略协议,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黑莓手机才得以无限接近中国用户。

  按照上述两家公司签署的协议,8700型智能手机是双方合作的首款黑莓手机,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向关键市场的企业用户推出。此前,TCL通讯已经购得阿尔卡特手机品牌的使用权,因此8700型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售同样得到了TCL通讯的许可,这也是阿尔卡尔手机品牌淡出多年之后重新返回中国市场。

  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中国移动就率先对黑莓业务进行了测试。当时,中国移动黑莓业务暂时只接受集团用户申请,而且用户需自行配备黑莓手机。由于未获得销售许可,黑莓手机大多通过走私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价格不菲,在大量翻新的水货黑莓手机中,难以保障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将使用户对黑莓业务的认知和体验大打折扣。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用户对黑莓手机的热情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涨。有用户指出,黑莓在设计上似乎不大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与其他在国内较为畅销的手机机型相比,黑莓手机的功能尽管强大,但其外形大多较为宽大笨拙,重量也不轻,不符合国内手机用户追求美观、轻便的消费心理。而黑莓手机仿照电脑键盘设计的手机键盘,每个键都很小,按起来十分费事,这对于经常发短信的国内大多手机用户来说也不是很方便。

  本土服务挑战黑莓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黑莓业务至少面临着“红莓”和“优莓”两大本土竞争对手的强劲挑战。去年4月,在增值业务上一向敢于创新的中国联通宣布推出红莓业务,在国内首次实现手机Push Mail功能商用化,这比中国移动测试黑莓业务要早一个月。

  据介绍,红莓业务基于中国联通彩e技术平台开发,支持文字、彩图、音频流、视频流等多种文件格式,可发送和接收含5000字的正文邮件和 100K的附件。中国联通表示,此项业务主要适用于经常出差、经常不在办公室或不能随时上网的个人用户,经常用邮件进行工作交流和商务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为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其移动数据业务,今年1月,中国联通宣布与亚信公司签约,在基于中国联通彩e平台并采用亚信AIPM系统中启动了中国联通红莓平台全国工程建设。

  手机邮件市场的巨大潜力,还吸引了电信运营商之外的厂商加入。去年11月25日,国内管理软件厂商用友旗下的用友移动开始涉足企业级用户手机邮件业务——优莓。今年6月13日,用友移动宣布,面向企业级用户的优莓手机邮件服务于6月30日正式全面上市,并在全国市场开展大规模应用部署。

  与“黑莓”相比,“红莓”和“优莓”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手机终端要求不高。其中,支持彩e功能的中国联通CDMA 1X手机用户开通彩e服务即可使用红莓业务,而“优莓”业务更是面向所有能上网的手机。

  而在用户最关注的使用费用上,黑莓业务也高出其他两项业务不少。按照中国移动公布的信息,黑莓业务暂时只有398元和598元两档套餐可选,而优莓的月功能费则为60元,中国联通红莓业务最贵的月功能费更是仅为30元。

  用户消费习惯制约业务推广

  无论是在欧美取得巨大成功的“黑莓”,还是强势崛起的本土业务“红莓”和“优莓”,如果不能尽快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都难以在国内迅速推广。

  艾瑞市场咨询认为,手机邮件业务目前在我国还属于摸索阶段,中国用户对于其接受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开始不可期望过高。由于中国智能手机消费者现在尚未养成盯着屏幕阅读大段邮件的习惯,短信的应用已经深入大众消费习惯,所以手机邮件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任重道远。虽然随着手机邮件服务的普及,电子邮件最终会取代目前的短信或者彩信服务,但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依旧指出,这一取代过程将耗时长久。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手机邮件业务属于高端商务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目标用户范围一般锁定在企业级用户,而非大众市场。此外,手机邮件资费相对比较高,目前还只是互联网邮件的补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需要培养。

  对于即将全面出击的黑莓业务,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燕玲指出,RIM公司应加速产品的本土化进程,通过黑莓业务以及黑莓手机功能、外观设计、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的本土化提高用户对黑莓的广泛认知。与此同时,RIM公司还应进一步细分用户市场,从单一的邮件服务扩展到其他增值服务,以此增强用户的使用黏性。从长远发展来看,RIM公司还应扩大合作范围,吸引众多厂商加入,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用户。

  名词解释

  黑莓:该业务出现于1998年,由于手机使用的标准英文黑色键盘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的种子而得名。借助特定的服务器软件和手机,黑莓可实现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此外,市场上还流行着“蓝莓”的说法,这实际上是黑莓业务的一个变种。

  红莓:该业务基于中国联通彩e技术平台开发,可发送和接收含5000字的正文邮件和100K的附件。

  优莓:该业务则是用友移动推出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用户在手机上能像收发短信一样收发电子邮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增长7.1% 实现自2021年以来最高增长率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增长7.1% 实现自2021年以来最高增长率

近日,根据最新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达到3.28亿部,同比增长2.8%,智能手机市场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2025年02月12日
12月1日起全国推广应用 数电发票时代即将来临!

12月1日起全国推广应用 数电发票时代即将来临!

11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推广应用数电发票。“数电发票(数电票)”是“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的简称,是电子发票的一种,数电发票依托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把纸质发票的票面信息全面数字化,多个票种集成归并为电子发票单一票种,全国统一赋码、开具金额总额度管理、自动流转交付。

2024年11月28日
多部门联合发文 我国5G基站行业再迎政策利好 企业投资聚焦技术研发等

多部门联合发文 我国5G基站行业再迎政策利好 企业投资聚焦技术研发等

11月25日,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发布关于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2024年Q2华为市场份额第一 整体市场中搭载AI技术产品销量大增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2024年Q2华为市场份额第一 整体市场中搭载AI技术产品销量大增

2024年Q2中国市场折叠智能手机各品牌销量排名来看,其中华为市场份额35.2%,同比上升1%,位居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第一;Vivo则凭借新机vivo X Fold3系列,以31.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OPPO因其新机上市周期延长份,市场份额同比下滑5%,以11.1%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三。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统一大市场下“互联互通”为新趋势

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统一大市场下“互联互通”为新趋势

据了解,9月27日开始,消费者通过淘宝购物时,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了。微信支付方面表示,后续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也可在微信内查询支付凭证、用户账单等操作。消费者体验发现,在淘宝完成商品选购后,在支付页面选择“微信支付”,即可完成支付,全程体验与其他支付工具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微信支付”功能,需要更新至最新版的淘

2024年10月08日
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 创近三年新高

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 创近三年新高

近日,Counterpoint发布了2024年Q2各地区市场智能手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为三年来最高的同比增长率。

2024年09月13日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 预约人数超百万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 预约人数超百万

9月10日下午,全球首个商用三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正式发布。手机还未正式上市时,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好奇的目光,自9月7日开启预订,将于9月20日10:08全面开售。截至9月10日19时45分,华为商城显示,预约人数已突破435万,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2024年09月12日
2024年1-5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2024年1-5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 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1—5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79亿元和45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4%和3.2%,共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3%,占比较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

2024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