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至18日“黑莓”制造商——加拿大RIM公司因技术故障中断在北美地区的服务。“黑莓”问世以来,用户人数迅速增长。据《纽约时报》19日报道,在过去12个月中,“黑莓”用户数量增加了300万,达到800万人,主要是律师、商人和政府工作人员等。他们还给“黑莓”起了个爱称——“聪明的莓子”。
美联社18日报道说,当地时间17日晚8时,RIM公司技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美国500万用户无法通过“黑莓”接发邮件。
RIM公司没有解释故障原因,只是说,监控系统出现问题,但根本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
作为“黑莓”在世界上最大的“客户群”,美国AT&T无线公司发言人马克•西格尔说:“尽管故障已经排除,但是由于服务中断期间无法发送的邮件大量积压,导致一些用户仍然无法正常接发邮件。”
去年,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黑莓”用户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的反抗机制和消极症状,与酗酒者和吸毒者症状相似。直至17日晚“黑莓”意外沉寂,“莓瘾”用户众生相表露无疑。
尽管“黑莓”服务中断并非在工作时间,但还是造成许多用户焦躁不安,自认为遭受了巨大损失。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染上可以与酒瘾、毒瘾同日而语的“黑莓”瘾,而“黑莓”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的“生命线”。
斯图尔特•戈尔德是一家软件公司的营销经理。当他发现自己的“黑莓”无法发出邮件时,感到自己陷入绝境。“我像个疯子一样反复开机关机,”他说,“我把电池卸下来,在衬衫上擦了擦,再重新装回去,还是没用。我沮丧极了。”
因为“黑莓”服务中断而坐立不安的不只是戈尔德一人。美国参议院工作人员乔•休梅克说:“没有“黑莓”,我感觉好像我的左臂被截肢了。”
美国MTV网络公司执行副总裁科琳•拉什感到很奇怪,她的“黑莓”在17日晚“特别安静”。在发现故障后,她惊呼:“它(“黑莓”)是我的手机、是我的通讯簿、是我的一切啊。”
“黑莓”沉寂也让不少用户享受了一晚难得的不被打扰的休闲时光。
巴里•弗雷是一家有线电视台负责人。当“黑莓”服务中断时,他正在纽约飞往底特律的飞机上。
“飞机降落后,我像往常一样打开“黑莓”机,准备接收如潮水般的邮件,但什么也没有,”他说,“我深吸一口气,发现不被信息打扰的快乐。”
此外,除了带来清静,“黑莓”沉寂还给客户带来安全感。彼得•克里斯特在芝加哥一家公司担任行政人员。他承认,在以往开车时,自己总是一只手扶方向盘,另一只手用“黑莓”收发邮件。而17日晚,他终于可以双手握方向盘,聚精会神地开车,回家和妻儿享受了一顿没有打扰的晚餐。
眼疲劳: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从最初的单色到现在的彩屏,游戏种类也飞速发展,在线上网和收看电视也逐渐成了主流。长时间使用手机造成眼睛疲劳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化。
颈疲劳:手机“催老”,除了导致眼疲劳,最常见的影响还可以表现在四肢乏力,特别是颈部容易出现酸痛感。原因也在于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现在的手机越做越小,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低头去看,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颈部劳损。
内脏疲劳:影响生育能力。手机和大多数家用电器一样,都会产生辐射,而内脏长时间暴露在辐射底下,也可能出现“疲劳感”。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手机放在腰际或挂于胸前,辐射通过手机传入人们体内,情况严重时很可能会使器官发热,对人的血液、脏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脑疲劳:导致神经衰弱。很多使用手机的人们,都容易患上所谓的手机综合症。隔几分钟就会想要去看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或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就会急忙去看看自己的手机。人变得异常敏感、焦虑,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演变成轻度的神经衰弱,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身心俱疲。(杨慧)
韩国的一位神经科医生曾经对575名高中生进行的“手机使用习惯及态度”研究结果表明,韩国的高中生当中,约1/3的学生每天的手机通话、发短信和下载铃声的次数超过90次以上,而这种“打爆”手机的青少年心理状态处于“不安”和不快乐,患上手机中毒症。一些患深度“手机综合症”的学生甚至打手机、发短信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不久前,韩国媒体报道一名16岁的中学生一个月里发出了4000条短信。
医学界人士认为,青少年对手机的过分“执著”和依赖心理容易造成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等性格缺陷,再发展下去,会导致神经过敏等严重的精神疾病。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