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C(固定移动融合),代表着电信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信息化潮流席卷全球,融合也因此成为信息产业的主题之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设施,整合各种网络优势,构建一个融合性的通信网络是人们的目标之一。FMC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运营模式和业务种类,但同时也给传统电信管理方式带来不小的影响。如何适应FMC发展需要,成为整个电信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IMS并非万能钥匙
谈到融合,人们首先就会想到IMS,认为IMS是一把实现融合的“万能钥匙”。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日前举行的“2007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上表示,实现FMC,IMS是可行的方案,但并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案,IMS不是万能的。
邬贺铨认为,传统的互联网并不需要控制层,而IMS引入却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引入控制层,通过IMS才能访问服务器。“从网络构架看,IMS是叠加在原有电路域和分组域网络之上的网络,这就意味着IMS与固定融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此外,现在有很多应用不是基于SIP的,比如P2P、IPTV、短消息、彩铃等,而这些应用也都不是IMS所擅长的。可以看出,IMS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络融合支持技术,但不能因此就认为IMS是万能的。”邬贺铨说。
邬贺铨表示,尽管电信界总是希望有一个综合的网络能一网打尽,但历史的经验表明,这一愿望恐怕在一定时间内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业务的融合,并不一定要求网络在物理上完全融合,尽管IMS是FMC的良好起点,但非IMS必然需要,业务融合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事实上,业务融合,特别是三网融合更亟待深化电信体制的改革与广电体制的改革。”邬贺铨说。
电信监管也要“融合”
FMC将会给电信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首先必须要面对的是现有的电信监管体制。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鲁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电信企业全业务经营应该是大势所趋,这也是FMC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在全业务情况下,尤其是在全业务发展的初期,各家企业的网络规模、用户数量会有所差异,可能出现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进行网内、网间用户的差别对待,这就会发生一些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在全业务的环境下,如何对经营主体监管,尤其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这些对监管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鲁阳说。
在资源配置方面,以号码资源为例,长期以来固定网、移动网号码资源都是分别规划和核配,两类号码是相对独立的,但在未来号码的规划和配置上,电信监管部门必须要统筹考虑FMC带来的影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