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锦苏直流等八项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监管报告》摘要

       导读:能源局表示,部分地区新能源发展迅猛,快速改变了当地供电格局,有些地区未能充分考虑系统消纳能力,且与既有电力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弃风弃光与电网设施闲置情况并存,部分既有电网工程利用率偏低。

       中国每年对于电网工程的投资金额巨大。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仅2015年一年,电网公司完成的电网投资达4603亿元。加强对电网工程建设运营的事中、事后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8月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锦苏直流等八项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监管报告》(下称《报告》),从造价控制、运行实效、电价成本、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对锦苏直流等八项典型电网工程进行了现场核查,并对投资成效情况进行了分析。

       从《报告》中看,总体而言,大部分工程的造价控制、成本费用、环保措施等方面符合要求,但也有部分工程出现不少问题。例如:锦屏送出工程概算突破核准投资;西北二通道、酒泉送出、黄坪、祯州工程的输电量低于设计预期;灰腾梁、锦屏送出、黄坪、高岭扩建工程在获得核准意见前已违规开工建设;黄坪、祯州、锦屏送出、高岭扩建、灰腾梁工程未取得环保部门验收合格意见等。

       这八项电网工程分别为四川锦屏至江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锦苏直流工程)、锦屏梯级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下称锦屏送出)、酒泉风电一期配套送出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其中跨省区联网工程3项、电源送出工程3项、网架加强工程2项。

       对于这八项工程中具体的问题,能源局共指出七大方面。问题之一是,新能源发展与既有电力规划未能有效衔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网工程利用率。

       能源局表示,部分地区新能源发展迅猛,快速改变了当地供电格局,有些地区未能充分考虑系统消纳能力,且与既有电力规划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弃风弃光与电网设施闲置情况并存,部分既有电网工程利用率偏低。

       以酒泉送出工程为例,虽然它实现了酒泉风电基地一期电力的汇集和送出功能,但由于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长过快、消纳能力不足,送出工程负荷率偏低。

       2012-2014年,酒泉送出工程所在的甘肃省风电装机由634万千瓦增长到1008万千瓦,太阳能装机从43万千瓦增长到517万千瓦。与此同时,弃风、弃光率也在上升。2014年,甘肃省弃风率和弃光率分别为11%和37%,2015年上半年分别达到了37%和28%。

       另一方面,受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影响,电网工程受端的电力需求低于预期。但是,电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未能充分考虑并主动适应电力需求变化,这导致部分项目功能发挥不充分。

       例如,西北二通道工程与已建成的一通道工程是新疆与西北主网的联络通道,最大送电能力约400万-500万千瓦。但由于负荷发展低于预期,这两大工程外送断面最大输送功率仅为200万千瓦,不到设计预期的一半。2014年最大功率利用小时数也仅为970小时。

       根据此次能源局的审查,电网企业还存在建设管理不够规范等行为,主要是部分工程出现未批先建现象。其中,灰腾梁、锦屏送出、黄坪、高岭扩建等工程在获得核准意见前,就已经违规开工建设。

       例如,灰腾梁工程于2013年6月获得核准,但2010年4月已提前开工建设。此外,锦苏直流、高岭扩建、黄坪、灰腾梁、锦屏送出等工程的设计批复滞后,在投产时才取得初步设计批复,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

       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输配电价改革全面提速,试点范围也不断扩大。为此,《报告》特别指出,目前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式存在问题,不利于输配电价的准确核定。

       一是部分工程投产后短期内即实施技改,增加了电网的运营成本。二是目前电网工程的运维成本是按照成本属性的方式核算,未分电压等级归集,输配电价核定难度较大,只能通过分摊的方式计算,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报告》还指出,经过核查,个别工程设备备用水平超过核准规模,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

       “个别工程”指锦苏直流工程,为国家电网公司建成投运的第三个特高压输电工程。其在以招投标方式确定了核准规模的备用换流变压器的情况下,又在送受端换流站增放了3台备用换流变压器。

       《报告》表示,增加的备用换流变压器由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单位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建设期市场价值约1.4亿元,工程决算中未含上述资金。但从运行实际情况看,这3台设备从未挂网运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并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

       对于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源局给出了监管意见。表示应加强规划衔接,促进网源协调发展;做好电力需求分析,提高负荷预测准确性;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办法;实行工程投资精细化管理,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调整成本核算方式,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要求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应用走出去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2025年03月20日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对比2024年数据,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

2025年02月17日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9日,据中国中车公众号发布,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 12.5 兆瓦风电机组比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

2025年01月21日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12月25日,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年。

2024年12月28日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11月21日,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84%;生物质发电1.09亿个,占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78万个,占0.31%。

2024年11月22日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从交易情况看,2024年9月,全国交易绿证4487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2068万个);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59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85亿个)。

2024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