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电网添动力 港城扬帆“海丝”路

       导读:智能电网添动力 港城扬帆“海丝”路.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位于莆田东吴港区,是落实“北煤南运”战略的重大支撑项目。投产后,我国北方的产煤基地和东南亚国家的煤都会汇聚到这里,经该基地输送到各处。该基地将承担如接卸、中转、储配等任务,可辐射闽、赣等地区,对于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地区的能源供应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
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监测及未来五年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为满足“十三五”期间海西经济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需求,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启动“十三五”电网规划:将扩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座,扩建4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6座,扩建改造7座;新建35千伏变电站7座,扩建6座;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892.7兆伏安;新建及改造35千伏及以上线路约722.5千米……依托莆田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一个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将在崛起的港城中徐徐织就,为莆田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先行规划:保障罗屿建设用电
       莆田罗屿岛,一座位于湄洲湾北岸西侧的小岛,如今正在规划15个大型泊位和配套物流园区。其中9号和10号泊位将建设40万吨级铁矿石专用码头,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罗屿码头港口开发公司总经理吴先孟告诉记者:“码头建成后,非洲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会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这里将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铁矿石码头。”
       吴先孟说到项目建设时深有感触,他表示,在很多地方都进行过项目的建设,但从来没有像在莆田这样,与供电公司合作得这么愉快。项目开工建设3年以来,莆田供电公司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此他十分感谢。
       据了解,为解决罗屿岛的用电需求,原建设单位提出自己投资建设一个变电站。但这种方式,不仅投入庞大,而且只能满足罗屿港口开发公司前期的建设用电需求。对此,该公司考虑到原有的电网投资规划,决定采取2016年先行建设忠田~罗屿110千伏线路,通过降压运行的方式,满足近期罗屿项目投产的9号和10号泊位的用电需求。2017年再新建罗屿变电站,由岛外的220千伏忠田变双回路供电,满足全岛开发建设用电。莆田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孝锋介绍说:“这样,不仅没有改变原有的电力建设布局,也为建设单位节省了前期数千万元的投资。”
       目前,该工程已取得莆田市城乡规划局选址意见书及选线方案审批意见。线路投运后,能够满足近期负荷需求。等110千伏罗屿输变电工程3台主变全部投运后,预计全岛最高用电负荷约100兆瓦。
       超常规服务:助力“北煤南运”工程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位于莆田东吴港区,是落实“北煤南运”战略的重大支撑项目。投产后,我国北方的产煤基地和东南亚国家的煤都会汇聚到这里,经该基地输送到各处。该基地将承担如接卸、中转、储配等任务,可辐射闽、赣等地区,对于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地区的能源供应都有重大意义。
       国投湄洲湾港口有限公司煤炭码头项目电气主管林宜东说,该项目从2011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对于项目过程中的超常规供电服务,他要由衷地点个赞。供电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沟通用电事宜,施工中全程跟踪用电服务,保障项目进度,体现了国家电网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该公司大客户项目经理介绍说,在国投110千伏专用变电站建设期间,每周客户经理都要现场了解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在工程施工后期,组织专业人员,为即将投产的变电站开展设备隐患排查及技术支持服务。工程验收时更是环环相扣,若按照常规,至少会推迟35天才能完成送电。但是经过周密安排、全方位协作,国投变于2014年11月19日提前实现送电,并及时完成设备调试。
       夯实根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电力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动力引擎和基础保障。莆田今年预计投资8.5亿元加快电网建设。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莆田供电公司坚持加强电网规划、建设,不断升级服务水平;主动对接政府部门,做好“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推进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推动电网规划纳入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该公司全面实施“心的行动•五心工程”,全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包括:主动对接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码头、国投煤码头、湄洲湾第二发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拓展大客户专属服务,建立客户用电设备健康档案,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及缺陷整改,保证企业安全用电;政企联动,建立双向沟通平台,并开展互动协商制,沟通解决相关问题。全力优化流程,实行“现场申请免填单”,“一证办理”高效服务;推行高压业扩“四段式”服务、供电能力发布制、全程信息公示制,有效提升业扩流程运转效率;推广低压“1+1”、“1+3”等业扩模式,低压业扩流程平均时长同比下降9.6%。以客户为导向,实施民生用电保障工程、重要活动保供电措施,提升客户满意度,助力地方经济增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应用走出去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2025年03月20日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对比2024年数据,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

2025年02月17日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9日,据中国中车公众号发布,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 12.5 兆瓦风电机组比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

2025年01月21日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12月25日,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年。

2024年12月28日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11月21日,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84%;生物质发电1.09亿个,占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78万个,占0.31%。

2024年11月22日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从交易情况看,2024年9月,全国交易绿证4487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2068万个);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59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85亿个)。

2024年10月24日
核电建设提速!项目及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

核电建设提速!项目及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

8月1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024年08月21日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同比增长13倍 其中风力发电1.97亿个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同比增长13倍 其中风力发电1.97亿个

据介绍,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占2017年实施绿证制度以来累计核发绿证的68.7%。全国绿证市场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绿证交易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2024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