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助推节能减排

       导读: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助推节能减排。湖北、江苏、内蒙、天津等9省市区十分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了解试点地区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不断推动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湖北、内蒙配套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省内试点企业推进需求侧管理工作。
参考:《
中国电力电缆产业专项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电力需求侧管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推行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能源供需格局变化已经有了新内涵。电力供应相对紧张时期,为保障用电安全对工业领域主要实施了有序用电和负荷控制。2013年以后,特别是2014年,全国多数省份电力富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回归到工业企业,在转变电力消费观念,优化生产用能结构,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组织召开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座谈会”,于2014年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到会做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管局、能源局的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介绍了工作的推进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智能电力研究院院长韩英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电力能效测评中心周昭茂也莅临大会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主持会议。
       北京、宁夏、广西、广东作为工信部确定的四个试点地区,从重点行业、工业园区企业入手,按照“诊断、治理、评估”的市场模式,积极推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特别是宁夏设立需求侧管理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支持了80多家企业推进实施需求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项目治理工作。北京从抓典型入手,形成了北京水泥、京东方、燕京啤酒等一批带动效应强的示范企业。广东以工业园区为切入点,在佛山、广州形成了一批示范企业集群。广西依托电网平台,促进企业与服务机构对接,形成了完善的市场体系。
       湖北、江苏、内蒙、天津等9省市区十分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了解试点地区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不断推动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湖北、内蒙配套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省内试点企业推进需求侧管理工作。江苏积极建设全省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化平台,为工业企业和服务机构对接搭建了网络平台。安徽、四川、福建、山西鼓励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企业优先参与电力直接交易,调动企业积极性,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目前,首批200多家试点企业已基本完成需求侧诊断和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测算,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12亿元,节约用电约20亿千瓦时。按照中电联专家测算,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潜力巨大。郑立新局长对此展开了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如果有一半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每年可少用电1800亿度,相当于少建4000万千瓦电厂(接近两个三峡装机容量),每年节约用电成本1200亿元。”因此,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革命的要求,必须以需求侧管理为抓手,从能源消费内涵外延上实现根本性转变。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电力消费方式的创新,恰恰切合能源消费革命的要求,是工业领域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对于近来由新一轮电力改革引发的直购电提议,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处长卜红纺认为直购电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需强强结合。据她介绍,能源局明年将进一步加大交易电量、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主动性、让更多用户参与到直购电当中。郑立新局长则严谨地认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的同时,也要严格市场准入,特别是对产能过剩行业、淘汰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要限制参与,杜绝人为指定行为。根据各地实际,适时扩大电力直接交易工作范围,尽快制定完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体系,建立需求侧管理与直接交易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已占全社会比重约70%,其中用电占比超过72%。工业发展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单位增加值电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工业依赖能源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如果延续传统发展模式,能源禀赋及环境承载能力将难以为继。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工业领域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大局,推行更多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切实转变工业用能方式,方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水电行业数字化新突破!首个北斗规模化应用项目落地澜沧江流域

中国水电行业数字化新突破!首个北斗规模化应用项目落地澜沧江流域

8月15日,中国水电行业首个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流域规模化应用项目——澜沧江流域上游水电站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在四川成都正式投运。该项目由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标志着我国自主北斗系统在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突破。

2025年08月19日
新标杆!“六个首次”技术创新成果落地 引领我国火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新标杆!“六个首次”技术创新成果落地 引领我国火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7月15日,在国家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来临之际,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提前44天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机组集成“六个首次”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火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标杆项目。

2025年07月17日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多方共议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多方共议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6月19日,第三届电力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行业协会和重点能源企业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2025年06月23日
中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正式发布 助力核电产业智能化升级

中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正式发布 助力核电产业智能化升级

4月27日,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当日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智能核电”。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核电机组级的智能控制和智能监控,标志着我国核电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04月29日
助力“双碳”目标!国家推动煤电清洁高效转型 明确四大重点任务

助力“双碳”目标!国家推动煤电清洁高效转型 明确四大重点任务

4月14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煤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2025年04月16日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应用走出去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2025年03月20日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对比2024年数据,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

2025年02月17日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9日,据中国中车公众号发布,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 12.5 兆瓦风电机组比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

2025年01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