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中全会决定: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必然选择

  导读:三中全会决定: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必然选择,剥离电网的配电、售电职能,引入发电侧、售电侧的可竞争性业务的市场化,使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离。电网的输配分离就是所谓的网运分开之一。网运分开后,电网不再参与电力交易,只收取过网费,就相当于高速公路的过路费。电改进入攻坚核心阶段。《决定》指出:

  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读:
  看完三中全会《公告》后,本来我有一些失望,因为没有看到任何关于电改(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的信息。难道就这样算了吗?不应该啊。2012年上半年,时任国务院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李克强曾就电力改革作出指示,强调要保证能源长期稳定供应,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必然选择,要求相关部门研究电改顶层设计和重点推进方案。李总一直是中央力主电改的鹰派。今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就任后首个记者会上坦言,改革步入深水区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暗示了坚持电改的决心。等到《决定》出来,终于被我发现了关于电改的信息和痕迹。
  “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这正是下一步电改的核心任务:输配分离,只保留电网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输电职能,剥离电网的配电、售电职能,引入发电侧、售电侧的可竞争性业务的市场化,使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离。电网的输配分离就是所谓的网运分开之一。网运分开后,电网不再参与电力交易,只收取过网费,就相当于高速公路的过路费。电改进入攻坚核心阶段。
  电改重启,高层酝酿已久。电力是国家经济动脉,国之重器,事关重大 ,汲取过去电改半途而止的教训,务求此役一击必胜。“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电力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展最缓慢、改革阻力最大、牵涉各方利益最复杂的改革。如果从2002年开始计算,电改已经进行了整整十年,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超出了最初设计者的想象,漫漫长路,不堪回首:
  1) 1997 年开始对针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行使的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国家经贸委,电力体制政企分开。这算是预备。
  2) 2002 年开始在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电网的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在发电端开放竞争。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
  3) 2003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电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4) 2011年进行电力“主辅分离”。两家电网公司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剥离,同时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的历程表明,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改革既可能获得巨大收益,又潜伏着各种风险。十年过去,电力改革当初提出的改革方针“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只完成了前一半。即使对这一半的改革,业界也都一致认为不彻底。
  1) 厂网虽分开,但原本分离的本意是在发电侧展开竞争,可是由于上网电价和发电额度仍然控制在发改委,初衷并没有实现。反而成了夹生饭。
  2) 主辅分离不彻底。原目标是剥离电网的电站设计建设、电力装备制造、三产等辅业,只保留输配电主业。可是国网利用2008年冰灾,提出的辅业重新界定,并于2009年逆向收购许继平高两大领先电气制造集团。
  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电网和其相关利益集团,步步为艰。一句话:不彻底、不坚决、没触动核心。面对一个垂直垄断了中国输电、配电和供电整个环节,独享覆盖中国国境具有完全自然垄断属性的高压输电、中低压配电网络资源,作为单一购电方向发电厂买电,作为单一卖电方向终端用户售电的超级庞大的电网,历届政府都显得信心不足。一个被规制企业利用规制者的自利动机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者成为被规制者的“俘虏”,并共同分享垄断利润,从而导致规制的失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改注定无法成功。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在国内所遭遇的所有问题的原罪就是中国落后的电力体制不适应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不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就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电网对于新能源冲击其售电垄断利益的排斥,电网不可能真心接纳新能源并网。国家光从行政上施压不可能解决问题。电网虽然妥协而改变了政策,但是僵化的电力体制并没有改变,从根本上决定了电网没有接纳新能源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打破旧体系才能解放新能源。
  为适应国家新能源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实现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无论如何电力体制必须与时俱进,坚持继续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引入电力的市场化竞争,彻底打破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各环节的垄断。最终将我国电力市场建成一个开放、公平、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
  1) 不管是发电侧还是售电侧,存在许多买方和卖方,没有任何一方具有市场势力,地位平等
  2) 供需双方都有价格响应能力
  3) 透明且运作有效的电力交易平台
  4) 独立于电网的第三方电力调度机构
  5) 任何电力源只要满足并网技术标准就能够被电力网络平等接入
  6) 发电方、配电方、用电方三方之间都能双向互动,实时传递信息
  这应该是我国电改的终极目标和电力市场的美好蓝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电力工业市场现状调研与运营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应用走出去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2025年03月20日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对比2024年数据,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

2025年02月17日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9日,据中国中车公众号发布,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 12.5 兆瓦风电机组比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

2025年01月21日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12月25日,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年。

2024年12月28日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11月21日,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84%;生物质发电1.09亿个,占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78万个,占0.31%。

2024年11月22日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从交易情况看,2024年9月,全国交易绿证4487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2068万个);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59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85亿个)。

2024年10月24日
核电建设提速!项目及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

核电建设提速!项目及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

8月1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024年08月21日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同比增长13倍 其中风力发电1.97亿个

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同比增长13倍 其中风力发电1.97亿个

据介绍,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占2017年实施绿证制度以来累计核发绿证的68.7%。全国绿证市场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绿证交易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2024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