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光伏出口陷入低迷欧洲客纷纷取消订单,截至目前,总计94家中国光伏企业获得了输欧配额,其中如阿特斯系有4家公司、天合光能系为3家,中电电气为5家,保利协鑫为7家,LDK有3家,晶科能源系则涉及了4家分、子公司。
欧洲客户嫌最低价太高取消订单,光伏企业对欧出口下滑。由于现在部分客户并不愿意接受0.56欧元/瓦的最低价中欧双方达成的协议价,所有产品不能低于此价格销售,因此一些客户原本计划的光伏电站项目也中途取消。
90多家企业怎么分?
截至目前,总计94家中国光伏企业获得了输欧配额,其中如阿特斯系有4家公司、天合光能系为3家,中电电气为5家,保利协鑫为7家,LDK有3家,晶科能源系则涉及了4家分、子公司。
专家认为,这些大的光伏集团之所以要把能报的分、子公司都报上,原因是其中有的做组件、硅片出口,有的则在欧洲建设电站即EPC承包商或者作为电站的投资方。各大光伏集团中的任何一家分、子企业如果没有出口配额的话,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旗下业务无法真正运转。比如,某个欧洲电站项目是由其EPC公司来承担的,但是货物又是通过其相关的贸易公司对外出口。如果贸易公司出口方面出现问题,这个EPC项目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之所以大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贸易公司来拿配额,也是形势所迫。现在大家都已经能预测到,即便各公司拿到了7G瓦中的一部分配额,可能也要比以前不受配额管制而出口的量要少很多,但也要争取尽量发出一些货到欧洲地区。
,争取配额的另一个因素在于,有些EPC公司在欧洲接活之后,其在中国有不少组件合作伙伴,但是这次部分伙伴并没有拿到配额,因此这类EPC公司也就更加锁定自己的兄弟企业,从而降低一些风险。
据称,国内的光伏企业总计有500多家,而拿到配额的不足五分之一。
欧洲出口量下滑
专家表示,不管各光伏企业分到的配额多少,未来中国企业对欧的总体出货量会减少。英利绿色能源、阿特斯等公司出口欧洲的情况也相似。去年,英利绿色能源的对欧出口量在1.45G瓦左右,约占公司总数量的60%,但今年估计占比会下滑至40%。阿特斯的跌幅更加明显。其在一季度的对欧出口量,占公司总体比例25%,二季度跌到了10.6%。
部分光伏企业业务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客户不愿意接受0.56欧元/瓦的这一价格。“有些欧洲客户的电站项目,是按照以往的组件价格来测算投资回报率的,但现在到了0.56欧元/瓦,投资不合算,自然项目和组件订单都撤销了。”他没有透露以往的组件报价。
专家预测,欧洲在今年年初到6月的组件均价应在0.5欧元/瓦到0.52欧元/瓦,要比0.56欧元/瓦低。部分光伏企业可能会考虑在欧洲当地进行组件加工,这样或许会减少一部分运费,而且也可以避开0.56欧元/瓦的最低限价。但是,欧洲本土的光伏组件制造成本可能也要在0.52~0.53欧元/瓦。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