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资金和技术都不该成为不履行国家环保规定的理由,但脱硫设备的国产化率低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大中型火电厂买进口脱硫设备动辄就要上亿元。有专家测算过,国产设备的价格只相当于进口设备价格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但可供选择的很少,而且运行也不是太稳定。宁夏自治区经委主任解梦林表示,国家必须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让企业用得起环保设施。
据环境监测部门日前公布的数据,“十五”环保目标没有完成,拖后腿的指标有两项———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不仅没能实现削减10%%的控制目标,反而增加了约27%。2005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居世界首位,其中,一半左右来自火电厂的烟气污染。
从2003年起,国家就要求燃煤含硫量在0.7%以上的新建电厂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施。这意味着80%以上的新建电厂需要安装脱硫设施。老电厂脱硫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5月30日透露,目前,我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的比例只有12%。
国家发改委下发了757号文件,其中一段大意是,“十五”期间,我国火电脱硫领域建设规模急剧增长,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仍需进口;供方市场存在对脱硫技术的盲目引进,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招标中无序低价竞争。需方市场存在工艺选择的盲目性,单纯以低价选择中标单位;脱硫设备应与机组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法定目标没有实现,投运后达不到设计指标、不能连续稳定运行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应该是我国火电脱硫领域的一幅全景图。
为此,这份文件中同时指出,国家将继续支持一批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示范项目,尽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提高烟气脱硫工艺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率和装备水平。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
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并非易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高级工程师宋安宁表示,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但由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很少有企业完全具备20万千瓦以上机组烟气脱硫的设计和设备成套能力。加之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部分企业对国外技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依赖。不少从事脱硫设施的企业为了短期效益,宁愿缴专利费,也不肯冒风险投资搞研发。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削减10%,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今后几年我国二氧化硫设备市场的规模,专家们说法不一,最保守的数字是每年60亿元。 “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我们不能把‘宝’继续押在进口技术设备上,中国火电脱硫产业急需自主创新技术。”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