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合作 俄国电力欲解中国燃煤之急

一边是大量过剩的电力供给,一边是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在新的一年里,电力合作将使中俄能源面对的不同烦恼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方式。有关专家指出,基于电力系统理论上具有同时性、统一性和广域性的特点,包括跨国输电和跨国联网在内的电网互联将在21世纪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电力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开放已成趋势,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能源合作 空间广阔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供应总量相对不足。我国的能源资源是以煤为主的国家,2005年煤炭消费量达约22亿吨,其中发电用煤约12亿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能源资源短缺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长期面对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国家电网公司正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高度谋划电网发展,积极开展跨国能源资源合作。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源瓶颈制约逐渐明显,必须树立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思维,积极开发利用境外资源。而且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经贸关系发展良好,一些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地缘优势,有利于实现高效开发能源资源向我国输电的目标。

  在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普京总统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15个合作文件。事实上,双方所签署的15个合作文件中,有四个是关于能源领域的合作文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关于在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等。

  电力,继石油、天然气之后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关键词。

  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俄罗斯总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455亿,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煤、天然气、石油、泥炭、铁、磷灰石、钾、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藏储量位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丰富。俄罗斯电力系统是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电力系统。截至2004年底,俄罗斯电力总装机2.167亿千瓦,其中火电占68.5%,核电占10.5%,水电占21%,输电线路总长为2583662公里,大部分联合电网的骨干网架是采用220~500千伏电压等级。2003年总发电量为9161亿千瓦时。

  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如机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通讯、建材等产品都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物美廉价的中国产品为俄罗斯经济的加速转型提供了相应的支撑。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俄罗斯的能源尤其是电力需求呈逐年递增之势。

  跨国输电优势互补

  从2004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积极建设特高压电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从国家能源平衡和战略安全角度考虑,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我国对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质优价廉能源的经济开发和利用。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算了一笔账:我国武汉现行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33元,如果从哈萨克斯坦通过特高压线路向我国华中地区送电,除去建设特高压电网投资和各项费用,倒算至哈萨克斯坦的优质煤矿基地,允许当地上网电价为0.22元,比实际上网电价高出4至5分钱,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事实上,中俄跨国输电已有初步基础,1992年中俄第一回220千伏输电线路布拉戈维申斯克至黑河投入运行。2005年,黑龙江通过这一线路从俄方购电1.3亿千瓦时。而中俄跨国能源合作真正拉开大幕是在2004年。

  2005年7月1日,在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的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丘拜斯董事长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这是新中国电力发展史上首次由两国国家元首见证签订的对外合作协议。随后,双方就送电方式、送电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2006年3月21日,在两国元首的再一次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丘拜斯董事长签署了《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可行性研究的协议》。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电力将保持较快发展水平,中国具有较大的电力市场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具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等资源。充分发挥中国的电力市场和俄罗斯的资源以及两国的地缘优势,开展互惠、互信、互利的合作,实现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无疑是双方有远见的选择,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俄罗斯年发电量达1万亿度以上,其中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电力出现大量过剩。俄方资料显示,仅伊尔库茨克电力公司每年多余电力就达到200亿千瓦时。

  事实上,中俄两国在进一步扩大边境电力贸易的同时,已开始逐步实施从俄罗斯向中国的大规模送电。在中俄电力合作取得进展的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中哈、中蒙等周边国家电力合作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电力合作 俄国电力欲解中国燃煤之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reshpower.cn 2007-1-9 10:23:22

  一边是大量过剩的电力供给,一边是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在新的一年里,电力合作将使中俄能源面对的不同烦恼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方式。有关专家指出,基于电力系统理论上具有同时性、统一性和广域性的特点,包括跨国输电和跨国联网在内的电网互联将在21世纪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电力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开放已成趋势,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能源合作 空间广阔

  我国是当前世界上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供应总量相对不足。我国的能源资源是以煤为主的国家,2005年煤炭消费量达约22亿吨,其中发电用煤约12亿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能源资源短缺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长期面对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国家电网公司正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高度谋划电网发展,积极开展跨国能源资源合作。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源瓶颈制约逐渐明显,必须树立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思维,积极开发利用境外资源。而且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经贸关系发展良好,一些国家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地缘优势,有利于实现高效开发能源资源向我国输电的目标。

  在去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普京总统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15个合作文件。事实上,双方所签署的15个合作文件中,有四个是关于能源领域的合作文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关于在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等。

  电力,继石油、天然气之后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又一关键词。

  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俄罗斯总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455亿,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煤、天然气、石油、泥炭、铁、磷灰石、钾、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藏储量位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丰富。俄罗斯电力系统是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电力系统。截至2004年底,俄罗斯电力总装机2.167亿千瓦,其中火电占68.5%,核电占10.5%,水电占21%,输电线路总长为2583662公里,大部分联合电网的骨干网架是采用220~500千伏电压等级。2003年总发电量为9161亿千瓦时。

  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如机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通讯、建材等产品都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最近几年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物美廉价的中国产品为俄罗斯经济的加速转型提供了相应的支撑。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俄罗斯的能源尤其是电力需求呈逐年递增之势。

  跨国输电优势互补

  从2004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积极建设特高压电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从国家能源平衡和战略安全角度考虑,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我国对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质优价廉能源的经济开发和利用。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算了一笔账:我国武汉现行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33元,如果从哈萨克斯坦通过特高压线路向我国华中地区送电,除去建设特高压电网投资和各项费用,倒算至哈萨克斯坦的优质煤矿基地,允许当地上网电价为0.22元,比实际上网电价高出4至5分钱,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事实上,中俄跨国输电已有初步基础,1992年中俄第一回220千伏输电线路布拉戈维申斯克至黑河投入运行。2005年,黑龙江通过这一线路从俄方购电1.3亿千瓦时。而中俄跨国能源合作真正拉开大幕是在2004年。

  2005年7月1日,在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的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丘拜斯董事长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这是新中国电力发展史上首次由两国国家元首见证签订的对外合作协议。随后,双方就送电方式、送电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2006年3月21日,在两国元首的再一次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与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丘拜斯董事长签署了《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可行性研究的协议》。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电力将保持较快发展水平,中国具有较大的电力市场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具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等资源。充分发挥中国的电力市场和俄罗斯的资源以及两国的地缘优势,开展互惠、互信、互利的合作,实现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无疑是双方有远见的选择,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俄罗斯年发电量达1万亿度以上,其中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电力出现大量过剩。俄方资料显示,仅伊尔库茨克电力公司每年多余电力就达到200亿千瓦时。

  事实上,中俄两国在进一步扩大边境电力贸易的同时,已开始逐步实施从俄罗斯向中国的大规模送电。在中俄电力合作取得进展的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中哈、中蒙等周边国家电力合作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绿证消费“强制时代”开启:五部门联手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应用场景、应用走出去等五方面提出要求。

2025年03月20日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迅猛增长!2025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再迎开门红 预计下一阶段市场将向"优"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今天(2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对比2024年数据,增速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4年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86.1万台,同比增加63.7%。

2025年02月17日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月19日,据中国中车公众号发布,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 12.5 兆瓦风电机组比中国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

2025年01月21日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 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

12月25日,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年。

2024年12月28日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 其中风电占37.25%

11月21日,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84%;生物质发电1.09亿个,占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78万个,占0.31%。

2024年11月22日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交易绿证3.59亿个

从交易情况看,2024年9月,全国交易绿证4487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2068万个);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59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85亿个)。

2024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