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国产影视不乐观 48家上市公司仅5家股价上涨

  48家传媒娱乐上市公司仅5家股价上涨,影视三巨头市值蒸发1270亿……

  原标题:醒醒吧,别被资本搅昏了头

  过去一年国产影视的发展到底如何,也许数据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作为有价值的参考标准。日前,娱乐数据监测机构Vlinkage对外公布了2016年已上市传媒娱乐公司基于通达信板块分类的股市表现。综合来看,2016年对国产影视从业者来说,并非一路坦途。

  电视剧市场不乐观,有大剧没精品,大IP、大制作、大明星的加持也未能扭转拂袖而去的口碑人心。2016年的收视和口碑高峰,集中在上半年的《芈月传》和《欢乐颂》,此后,引爆话题口碑的作品再未出现。至于国产电影,停止了2015年以来狂飙突进的增速,在第一季度达到全年增速的顶点,之后一路下滑,形势急转直下。

  市场预估价超实际价值

  根据Vlinkage公布的数据,过去一年,在传媒娱乐板块包含的48家上市公司中未含2016年IPO公司,只有5家股价上涨其中完美世界是1月份复牌,剩余43家均呈下跌走向。在各板块涨跌幅度中,传媒娱乐板块股价跌幅达30.3%。总体来看,影视公司跌幅大于出版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影视龙头股万达院线、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分别下跌55%、47%、35%。《一起拍电影》主编于华东据此测算,三家公司较一年前市值分别蒸发了780亿元、295亿元、195亿元,共计1270亿元。

  “大家对今年电影市场的低迷都已经有了明晰的判断,但在票房低迷的背后,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中国电影的拐点已经从票房低迷上升到了资本市场。”于华东指出,已上市影视公司中几乎整齐划一的增速放缓迹象,直观地展示了这一年大盘整体走低的趋势。

  在他看来,这种股价上的缩水,很大程度上与之前市场对影视板块的期待过高、热钱大量进入影视市场、导致估值较高有着直接关联。“很多影视公司之前受益于行业大发展,受到投资机构、投资者的追捧,上市以来都是市值的增长率远远跑在收益前面。”他以光线传媒为例,该公司上市五年来,最高点时市值达到约517亿元,市值增长率大概是52.8%,不过,公司的净资产、收入、利润增速,远远跟不上市值增长率,这意味着相对于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市场对其的预估价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这几乎是前几年影视娱乐股出现的共同问题。

  保底发行失败者占七成

  影视并购事件的锐减,也说明市场遇冷,热衷于靠影视市场迅速盈利的热钱开始撤退。

  Wind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电影和娱乐行业并购重组分别发生了29起、46起和88起,并购金额分别达到218亿元、359亿元、435亿元。从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并购重组继续火热,在第二季度金额达到顶峰——446亿元。但是,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监管趋严,数家上市公司重组失败,影视标的并购重组进入冷静期,2016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更是出现了四年来增速首度下滑。

  截至目前,仅有包括天神娱乐、欢瑞世纪在内的少数公司通过了影视类资产并购重组。近日,赵薇拟30亿元入驻万家文化成为最大股东,再度遭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电影产业专家蒋勇认为,中国电影市场通过资本来玩转票房的“保底发行”方法,在2016年遭受重创,也导致了资本对影视板块的估值下调。“《美人鱼》《心花路放》《港囧》等片让保底发行成为行业热门,发行方愿意在项目上赌博,电影公司也乐得提前收回成本,但双方对赌的资本建立在中国电影市场扩大的预期上,遇到2016年的电影票房走低,就真的是赔得血本无归。”据腾讯娱乐发布的2016白皮书显示,2016年电影界保底发行的失败案例占到七成,如《太平轮》保底票房为8亿元,实际票房告收2.46亿元;《封神传奇》保底票房10亿元,实际票房告收仅2.84亿元。

  行业的专业主义未建立

  “市场遇冷,热钱一旦有亏损就会草木皆兵,迅速逃离,再也不敢进了。”于华东说,资本对市场的反应极其灵敏,这会直接导致未来影视板块可能会发生投资难找的局面。他还指出,这一年来电影公司频频出招,如光线裁员20%,乐视网“优化”裁员,以及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通过减持股份套现的做法,都是希望在大潮跌落时保持稳定。

  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次机遇。“电影公司的股价和市值大大缩水后,回归的是相对理性的状态,以后电影公司动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肯定不会有了,一些靠玩概念和玩资本的影视公司也玩不动了。”在于华东看来,资本市场给影视行业输血的概率变小,势必会戳破影视行业的大部分泡沫,“接下来就是老老实实地拼硬功夫,踏踏实实地做业务。”

  蒋勇也同意这一观点,“影视板块作为一种内容产业,应该回归一种慢发展的状态。”在他看来,此前不管是保底发行,还是并购重组,金融手段都是在强调影视产品的商品属性,而不是质量属性,热钱和投资方是在以赌博的方式做生意,并没有对整个行业产生正向影响,“虽然表面上看影视项目的投资整体上增加了,但在内容制作上的投入并没有增加,影视的类型化创作也在退步,唯一的变化只是推高了演员的片酬。”

  蒋勇认为,国产影视行业真正的专业主义依然没有建立,影视公司被资本搅昏了头,而忽略了真正的手艺。但在国内观众趋于理性的现状下,国产影视行业过去浑水摸鱼的做法已经不灵光了,“也许这种危机反而可以倒逼他们重新回到内容本身,提升专业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3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84%。

2025年03月17日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3月12日,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2025年03月13日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年02月26日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8532亿元,同比增长0.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2023年04月19日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2023年04月18日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2023年4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超一半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4月上旬与3月下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2种持平。

2023年04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