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广东自贸试验区溢出创新动能和红利

   广东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4月21日正式挂牌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注册企业井喷式增长,合同利用外资呈集聚态势,大项目落户明显加快,对经济贸易的拉升作用明显。

  特别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作用,在投资、贸易、航运、金融、财税、人才、知识产权、文化等重点领域均有多项大胆探索,制度创新框架基本形成,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截至10月底,广东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11.39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037家,合同外资4484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项目达650个,其中注册资本1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超过30个。与挂牌前相比,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跨境金融三大指数分别增长27.5%、42.1%和62.2%。

  坚持制度创新

  广东省商务厅推动出台广东自贸试验区《条例》,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广东自贸试验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这意味着,“两区”有望在联动融合发展中,实现优惠政策的深度叠加和改革创新功能的有机融合,形成“1+1>2”的放大效应。

  到2017年,广东将基本形成自创区和自贸区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广东乃至全国开放创新提供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资源配置中心、创新产业集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

  广东加快推动人民银行出台的金融支持广东自贸易试验区建设30条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外汇管理改革、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研究制定《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建设、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

  加快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

  从为科技创新松绑的“粤12条”到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到组建新的广东省科学院。作为广东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分解成路径明确、目标清晰的可供操作的一个个小项目。

  面对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广东以项目化、工程化方式聚力攻坚,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广东以“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快速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运用“制度+技术”手段倒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起“一门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

  在自贸试验区内,对“证照分离”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自贸试验区企业专属网页建设等方面实施先行探索,并总结形成改革创新经验。广东自贸区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广东省各部门及中央驻粤单位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区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在探索高标准规则体系、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粤港澳合作以及聚集高端产业等方面,全力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在去年首批27条创新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又探索形成了第二批39项改革创新经验,并在广东全省(或相关范围内)复制推广。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广东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而且有中国的大市场南方市场,加上粤港澳和泛珠三角,市场腹地广阔,现在很多项目都是跟着市场走。

  在珠三角的产业版图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贯通粤港澳,以一个类“A”字形架构,支起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金三角”。三大自贸片区以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力主创新与突破,以高起点、高标准的产业谋划,带动全局,蓄积广东发展的新能量。

  广东商务厅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行业规则衔接和从业人员资质互认,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和澳门机动车便利入出横琴政策落地,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

  制定《广东自贸试验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贸园区加强合作与交流的工作方案》,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自贸园区和产业园的交流合作。

  政府推动叠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及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双轮驱动”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动能。

  跨境电商的异军突起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观察样本。在传统外贸发展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

  毗邻港澳是广东自贸区最大的优势和特色,与港澳深度合作也是广东自贸区高端产业快速集聚的一个重要动力。通过与港澳深度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并充分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并通过珠三角向内地全面扩展。

  广东因地制宜支持南沙新区片区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支持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支持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建设互联网信息产业集聚区、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

  广东将进一步提升总部发展能级,大力推动中远海运散货总部、南光集团总部、法拉第亚太中心、中交建国际总部、保利海外总部、中粮集团亚太总部、中铁建南方总部、中化集团区域总部、华强集团总部以及法国欧莱雅生产研发基地等落户。

  《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年)》明确,广东省将全面推动技术、产品、品牌、模式、质量、管理等创新,通过3年努力,加快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步伐。广东力争到2018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23%以上,工业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40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3%左右;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0%和30%。同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力争到2018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1.3万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其中太阳能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2.35%

4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实体经济支撑作用稳固。

2025年04月11日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央视市场研究联合快手发布《2025快手品牌营销价值报告》 多维度寻品牌营销势能

AI时代,营销传播正从“广而告之”向“智而信之”转变,而这一转变过程,品牌建设为必经之路。国家政策层面,《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纲要》(2021)中便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品牌;在“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2025),也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将品牌建设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当下,我国本土品牌建

2025年03月24日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超3.6万亿元 较2018年R&D经费增长84%

3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97万亿元,2024年超3.6万亿元,6年时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84%。

2025年03月17日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2025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上涨 行业运行稳步向好

3月12日,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较1月上升0.8点。其中,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和分区域指数全面上涨。

2025年03月13日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举行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年02月26日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023年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2%。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2023年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8532亿元,同比增长0.6%。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5%。

2023年04月19日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进口煤炭4117万吨 同比增长150.7%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2023年04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