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已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促进旅游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战略目标。陕西省以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重点,通过试点建设、总结经验、示范引领全省旅游业从传统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正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如今的三秦大地,全域处处是风景,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大使。
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随着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从体制上保障推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1+3”模式是全域旅游发展从顶层设计上的一项组织保障。陕西省积极践行此模式,目前,韩城市已完全设立旅游委、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和旅游巡回法庭,临潼区设立了50人的旅游警察中队,石泉县、礼泉县、黄陵县、宜川县、岚皋县、商南县和柞水县等7个县成立了旅游领导体制、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和旅游法庭,在体制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今年陕西省旅游局代省政府办公厅起草的《关于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等六大理念及“加快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等六项保障措施。该《意见》已于10月正式印发,为全省全域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陕西还积极推动成立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工作,拟将旅发委列为省政府的组成部门,履行统筹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职能。
陕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说:“下一步,我们还将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切实形成‘1+3+N’的综合管理体系,N就是要推动建立与各职能部门互相包容衔接的各种协调机构和运行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交通、物价、质监等部门的沟通和配合,畅通投诉渠道,加大整治力度,形成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并通过建立旅游业大数据中心、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创新行业监管机制、创新营销评价机制、创新景区管理机制等,形成全系统、全方位地推进机制和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创新行业监管机制方面,陕西建立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制度、退出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该警告的警告,该摘牌的摘牌,该奖励的奖励。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杨忠武说,在投融资机制创新方面,陕西省旅游局积极发挥市场机制,支持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不断壮大市场主体。
据了解,为破除阻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性限制,陕西还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在新修订的《陕西省旅游条例》中增设第六章乡村旅游(共八节),促进和规范乡村旅游发展。针对旅游供给侧所存在的问题,陕西在全国率先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以及旅游景区管理、综合监管、投融资、第三方评价、品牌建设等领域制订了针对性举措,同时在落实门票、土地、水电、小额贷款、带薪休假等政策和制度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供给改革构建全域大格局
当前,在全国的各个领域,供给侧改革都已成为首要热词,旅游业也不例外。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陕西省以优化产品结构、促进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旅游品牌、加强旅游惠民为重点,通过供给侧改革,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旅游产品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在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方面,陕西加快打造丝绸之路起点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黄河旅游带“三大旅游高地”,构筑以西安为核心,关中、陕南和陕北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旅游格局,努力形成丰度高、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市县也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用特色资源、优质资源、特色项目、特殊政策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旅游景区、旅游名镇、旅游综合体建设,培育了一批旅游产业基地、聚集区以及旅游知名品牌,不断提供和增加多样性、常态化、全季性旅游产品供应,为旅游产品全域构建打下了基础。今年全省开工建设旅游项目600多个,完成投资8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3.3%。乐华城·国际欢乐度假区、圣地河谷·金延安、兴元湖、乌镇水街等项目进展顺利,白鹿原影视基地、诸葛古镇、韩城文史公园、宁陕秦岭四季滑雪馆、泾河新城智慧农业园等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陕西还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注重融合发展,使旅游发展主动与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融合,与文化、宗教、文物、城建等部门合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在优化服务体系和旅游品牌方面,陕西一方面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着力塑造“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整体形象品牌。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陕西加快以散客服务中心、自驾车(房车)营地、智慧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景区内外、城乡之间一体化的旅游环境和服务。同时,培育“丝绸之路起点旅游”“红色旅游”“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帝陵文化旅游”“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秦岭与黄河对话”六大品牌,不断提升陕西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
为了增强三秦百姓的获得感和实际收益,陕西实施“畅游美丽陕西五年行动”,创造旅游休闲便利条件,鼓励A级旅游景区对当地群众实行门票减免。并实施旅游扶贫工程,通过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在线服务、创客基地建设等,创造更多创业平台、就业岗位、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典型引领全域旅游全面开花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陕西再添4县区,加上首批13个市县,陕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县达17个。在这些典型市县的引领下,陕西的全域旅游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旅游环境全域整合、旅游从业全民参与、旅游服务全域保障有序推进。
而随着太白山升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秦岭与黄河对话”、“迈向世界的陕西”全球推进会等旅游活动的成功举办,陕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大幅提高。预计今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43亿人次,同比增长14.9%,旅游总收入3500亿元,同比增长16.4%。
事实上,早在国家旅游局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之初,陕西省旅游局就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首批13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创建促转型,以创建促发展,大部分市县已成立旅游委、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和旅游巡回法庭,在体制、规划等顶层设计方面加快构建“全域、全景、全业、全媒、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示范样板。
以“旅游+”为突破,各地积极适应旅游市场新趋势、新亮点的要求,发挥产业特色优势,把产品融合发展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抓紧抓实,着力在“旅游+农业、文化、体育、休闲度假、扶贫开发、互联网”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10月28日,中国(袁家村)乡村旅游高峰论坛在袁家村举办,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发布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上看,陕西省排名第二,反映出陕西“旅游+农业”以及“旅游+民俗文化”的巨大发展潜力和成就。当前,陕西省正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十大提升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促进全省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使乡村旅游成为陕西旅游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在项目建设方面,宝鸡市、韩城市、商南县、礼泉县等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旅游景区、旅游名镇、旅游综合体建设,培育了一批旅游产业基地、聚集区以及旅游知名品牌。
杨忠武表示,“十三五”期间,陕西将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国内一流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不断提高旅游对当地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7.75亿人次,城乡居民人均出游6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1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8%。1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产业全域布局、景观全景覆盖、格局全域联动、线路全域统筹、业态全业融合、从业全民参与、品牌环境全域整合、市场全域营销“八个全域”,力争全部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