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个,比2014年增加2096个,居民平均就诊次数超过5次。这表明我国在医疗事业上已有明显提升,随之产生的医疗废物量也大幅增加。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算,每年我国医疗废物产量多达183.2万吨左右,其中住院部产生的废物量占比最高,达到90%。如此大量的医疗废物,在处置上却略显粗糙,处置率只有三分之一,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中国医疗废弃物处理行业分析报告》分析,目前医疗废物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即随意丢弃、贩卖给回收人员、混入生活垃圾、直接焚烧填埋、集中回收处理。
随意丢弃是最为简单粗暴的处置方式,危害十分严重,给环境、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这种方式主要存在偏远地区,监管难以触及,且缺乏专业处理机构。
贩卖给回收人员,也是不少医疗卫生机构的处置方式。不过,被回收的医疗废物可能经过粗暴处理、重新包装,之后再次流入市场,造成污染隐患。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是由于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严格贯彻相关要求,不进行分类收集。与生活垃圾界限不明,容易给环境、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直接焚烧填埋会造成二次污染,焚烧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加重大气污染;填埋医疗废物,则容易影响地下水质,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不具备集中处理设施的农村医疗机构。
集中回收处理医疗废物是较为合理、科学的处置方式,经过处理的医疗废物产物,还可用于工业原材料再生产。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回收体系不完善,这种方式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是医疗废物处理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活跃度较低。而且在这一领域没有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容易产生垄断、高收费等现象。
其次,是行业门槛过高,项目投资成本过大。据悉,建成一座医疗废物处理厂的成本,是普通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5倍,成本过高导致行业热度有限。
最后,是行业监管不力,医疗废物处理安全存在隐患。长期以来,我国在医疗废物上的法规和监管不健全,各部门在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方面分工不明确,影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随着我国重视环保,医疗废物处理有望打破行业桎梏,并迎来快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